正文 第八章 市屬院(所、中心、校)衛生工作(四)(1 / 3)

科研工作承擔局級以上課題13項,其中國家級課題4項,北京市科技合同項目3項,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項,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基金課題4項。申報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基金招標項目和腧穴主治臨床研究項目5項,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項目12項。為更好落實“科教興院”的戰略方針,加強了對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組織召開了針灸科、外科、腫瘤科、皮科4個市級重點學科發展方向的研討會。對新星進行了考核,選送16人參加了全國臨床藥理基地培訓班學習,選派中青年醫務人員參加外語、科研學習班及學術會議54人次,推薦2人申報北京市科普先進個人。科技論文外投120篇,其中國外雜誌發表1篇,國家級雜誌發表30篇。

國際交流接待來自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瑞典、芬蘭、挪威、比利時、丹麥、法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來賓50餘批537人次的參觀、座談、學習交流,接待安排美、英、日、韓等國學員進修學習3批70人次。

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從公民道德建設入手,組織全院職工認真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使職工牢記“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組織公民道德演講比賽,推選出的優秀選手參加了衛生局演講比賽,並被評為優秀組織獎。對全院職工進行公民道德知識考試,參加考試的職工達到95%以上。

基本建設完成門診樓四層皮科的改造,改造後的整體效果和布局及使用都比較滿意。完成了7部電梯的更換,安裝了1部貨梯,配合門診改造安裝了兩部自動扶梯,徹底改變了電梯陳舊、梯形雜亂的狀況。完成中心製劑室的改造。完成門診各層收費處的建立。完成研究所四層、五層各房間的粉刷裝修。完成了C段三層檢驗科的裝修改造,工程質量使用合理受到好評。完成C段一層走廊的修繕,B段二層、四層各診室的粉刷裝修,門診樓外牆的粉刷,宿舍樓更換水表,門診大廳裝修加層工程,醫院大門兩側圍牆改建文化牆等工程。(李淑珍)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市衛生局病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北京市艾滋病臨床研究中心(安外大街地壇公園13號)

郵編:100013電話:64222085

事業概況職工63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26人,包括正高職稱9人,副高職稱38人,中級職稱128人,初級職稱351人;行政後勤人員103人。

設有床位500張,門急診24小時開放,收治除結核病以外的34種法定傳染病。

醫療工作積極組織病曆書寫規範化培訓,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相關的配套文件。對該院1997年編印的《病曆書寫規範》進行了修改。製訂了26種侵入性操作的知情同意書,根據北京市衛生局的要求,實行了《關於加強對醫務人員在診療工作中使用通訊工具的管理規定》。整頓了門診就醫秩序,解決了就醫過程中保護患者隱私的問題。

在醫療工作中,堅持執行門診首診負責製,未發生拒收、推諉病人的現象。定期檢查門診病曆及處方,處方合格率90%。嚴格執行《病曆書寫規範》,堅持多層次病曆檢查,嚴格把關,杜絕了丙級病曆,甲級率達100%。

認真執行三級查房製度以及危重病例報告製度,對疑難危重病例組織院內專家會診。全年共組織院內專家會診9次,全院疑難病例討論3次。

2001年底~2002年5月,該院在處理北京市發生的“針刺”事件中共接診、處理被刺者2409例,接聽谘詢電話3500餘人次。在北京市衛生局的統一領導下,派出專家製定了對被刺者的處理方案。醫護人員對前來就診者采取了安撫情緒、對症治療以及HIV跟蹤檢測的措施。其中,1個月HIV檢測486例、3個月HIV檢測148例,未發現HIV陽性者。同時,按照要求認真登記,及時向北京市衛生局、公安局及有關部門報告。根據統一宣傳口徑,及時在媒體進行宣傳,起到了穩定民心的作用。

全年門診111487人次,性病門診14583人次,住院5044人次,出院5044人次,治愈率45.71%,好轉率40.06%,死亡率5.04%,病床使用率74.59%,病床周轉率11.96,平均住院22.81天,搶救成功率77.62%,院內感染率6.63%。急性黃疸性肝炎住院治療費用平均9664.22元,同比下降1777.89元。

先後開展了門靜脈造影、TIPS手術、脾栓塞術、肝動脈栓塞化療、下腔靜脈支架治療伯—查氏綜合征、食道支架治療食道癌、膽道支架治療梗阻性黃疸、高溫熱碘油栓塞、遠端胃癌根治術、門靜脈切開取栓、肝動脈門靜脈雙插管術、電子腸鏡的膽汁引流及結腸鏡下的靜脈套紮。這些新項目的開展,為肝炎、肝硬化和中晚期肝癌病人開辟了新的治療途徑。

該院還采用了血漿置換+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和分子吸附再循環係統等先進技術,對重肝晚期合並腦水腫、肝腎綜合征以及多髒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治療,提高了重肝和肝衰竭病人的搶救成功率,成為國內唯一能夠同時掌握這兩項血液淨化技術的人工肝治療中心。

此外,利用基因技術開展了乙肝病毒變異多位點檢測,流式細胞法檢測細胞因子等檢測項目,提高了臨床的治療水平。

在艾滋病的治療方麵,除了繼續開展抗病毒治療之外,還對艾滋病患者機會感染的特點、結核病的預防、耐藥的發生以及職業暴露的特點和處理原則、消毒隔離、護理常規、中草藥治療艾滋病等課題進行了研究總結。紅絲帶之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關懷活動和心理谘詢服務。

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調整。實現了護士長隊伍的年輕化;增設了專職病案質控和專職臨床質控人員;加強了門診病案管理人員配備;確定了專門的計算機醫囑錄入人員。為了適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台,全麵推行了病人巡視卡製度;健全並落實了護理文件書寫製度;增加了護理病程記錄;製訂了護士文明規範用語;使護理工作的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醫保、公費醫療、大病統籌為適應新形勢,有關職能科室認真學習、貫徹相關政策;及時與上級部門和院內有關科室進行溝通;準確結算住院費用;熱情接待來訪,耐心宣傳、解釋新的醫保政策和規定。在北京市多次公布的人均住院費用、單病種費用和審核拒報費用的統計中,該院相應費用均為最低,在北京市醫療保險年審互查中獲得了好評。

本院職工醫療費用的增長得到了抑製。總支出1464445元,人均支出1727元,人均支出比上一年增長3.27%,明顯低於2001年14.2%的增長幅度。

教學工作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積水潭醫院98級講課8講,32學時;接收北京大學醫學部98級預防醫學係實習54人,240學時,98級臨床醫學係、婦幼係臨床教學見習188人,360學時;接收安貞醫院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臨床見習90人,16個學時;接收中醫藥大學中醫係港、澳、台班臨床教學見習40人,16學時;擔任安貞醫院預防醫學大專班傳染病臨床講課40學時,首醫大中醫藥學院中醫係講課20學時;接收了來自16個省市的41名進修醫師來院學習。參與了國家《艾滋病診斷與治療指南》、《艾滋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艾滋病職業暴露手冊》、《基層醫務人員艾滋病臨床培訓教材》、《基層醫務人員艾滋病臨床診療手冊》的編寫,並承擔了培訓工作。

繼續教育。有50人進入了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8位住院醫師被選送參加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在職學習;90%中級以上衛生技術人員完成了繼續醫學教育的規定課時;26人外出參加各類學習班;組織院內專題講座24講;選送9名臨床住院醫師外出進修學習;全年外出學習142人次。

科研工作申報各類基金課題24項,其中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首都醫學發展基金8項,衛生部艾滋病防治應用性研究項目2項,北京市衛生局科研基金8項,北京市衛生局出國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專項基金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基金3項。在研課題10項,其中包括衛生局重點學科2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市科委合同項目2項,國家艾滋病“十五”攻關課題1項,市中醫局課題1項,衛生部艾滋病防治專項基金2項,中英艾滋病合作項目1項。有3人申請到“十百千”衛生人才工程資助經費,2人申請到北京市優秀人才專項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