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市屬院(所、中心、校)衛生工作(五)(1 / 3)

醫療工作門、急診367913人次,是建院以來門診量最高的一年,同比增加68004人次,增長22.67%。其中門診358738人次,急診9175人次,日平均門診1429.24人次,日平均急診25.14人次。危重病人搶救48例,搶救成功率87.50%。孕產婦死亡率0.16‰;新生兒死亡率2.11‰,糾正後0.97‰;圍產兒死亡率9.51‰,糾正後3.55‰(“糾正”指產婦從未在該院做產前檢查,入院時已胎死宮內等非醫療因素)。

出院患者11725人次,分娩5263人次,同比增加2085人次,增長21.63%;分娩嬰兒5369人,比上年同期多1211人,增長29.12%。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0.38天,平均病床工作日325.49天,實際病床使用率89.18%,病床周轉率28.71次。住院患者治愈率77.72%,好轉率19.30%,治愈好轉率97.02%。入院7日確診率100%,門診與出院診斷符合率99.80%,入院與出院診斷符合率99.20%,臨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94%,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96.28%,無菌手術切口甲級愈合率96%。

全年手術27815例,其中住院手術8302例。特種手術:子宮全切+雙附件切除+大網膜切除+淋巴清掃術;大手術:子宮全切+雙附件切除術,腹腔鏡手術等;中手術:剖腹產術,開腹探查術,雙側卵巢囊腫切除術,輸卵管整形術,輸卵管吻合術,子宮肌瘤剔除術,乳腺手術等。門診手術19513例。

堅持愛嬰醫院各項標準,院內純母乳喂養率達95%,早吸吮率達94.5%,母嬰同室率95%。

生殖醫學室為患雙側輸卵管阻塞做整形手術後仍未受孕的林女士做冷凍胚胎移植手術,成功受孕。這是本院首例冷凍胚胎移植成功,是繼首例市級醫院體外培養胚胎移植(IVF-ET)試管嬰兒及首例單精子注射(ICSI)試管嬰兒誕生後,在生殖醫學方麵取得的又一新成就,它標誌著該院生殖醫學已經進入國內先進行列。

3月4日,為河北省滄州市河間縣農民王翠英行剖宮產手術,順利接生三女二男五胞胎,這是建院以來第二例五胞胎。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及《中國日報》、《健康報》、《中國婦女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千龍新聞網、搜狐等50餘家國家級、省市級的本地、外地及外國各類新聞媒體的100餘位記者進行采訪和報道。

與大興區西紅門鎮中心衛生院簽訂協議書,成立北京婦產醫院西紅門鎮協作醫院。派專家會診,指導臨床工作並接納轉診及疑難病人。

護理工作繼續堅持整體化護理並填寫一般護理記錄單納入病曆。加強護理質量控製管理,住院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97.6%,對15個滿意率100%的護理單位及病人評選出的優秀護士135人次進行獎勵。

科研工作開題報告、向外申報項目和科技成果及獲獎項目均達到曆史最高水平。科研開題報告43份,獲醫院資助經費18萬元。醫院對科研投入近100萬元。向外申報項目42項,12項獲批準:沈汝“北京市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管理模式研究”和鄧小虹“北京地區子宮內膜癌發病情況的流行病學研究”獲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聯合攻關項目,王樹玉“Downs綜合征的產前篩查及診斷”獲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重點支持項目,馬樂“熒光染色計算機輔助精液分析係統的質控及相關參數研究”獲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創新與推廣項目,周琦“便攜式持續動態胎心音記錄監護儀的研製”獲基礎臨床合作基金課題,張巍“早期嬰兒視覺檢測及係統管理模式”和孔為民“Ad-p53及聯合PDD治療卵巢癌腹水的實驗研究”獲市衛生局基金,劉英被選為北京市2002年度科技新星,陳寶英、韓麗暉獲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調查研究項目,張巍獲衛生部麵向農村和基層推廣適宜技術十年百項計劃,阮祥燕、王樹玉獲優秀人才項目。

專家金有慧、李恩棠榮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頒發的中西醫結合貢獻獎。劉研的《飲食指導對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孕婦血脂水平的影響》獲中華醫學會第二次全國婦產科中青年優秀論文二等獎。馬樂的“女性尿道過度活動糾正托”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型專利證書。

醫學教育組織申報首醫婦產科學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並參加答辯,11月,婦產科學科被北京市教委批準為重點建設學科。招收8名碩士研究生和10名在職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各4人畢業,目前有12名在院研究生和25名在職研究生,完成研究生的臨床教學、階段考核、答辯及申報碩士學位等多項工作。首都醫科大學2000級婦產大專班23名在院學生進行臨床理論教學,北京護士學校助產專業38名學生在院進行生產實習。畢業23名婦產大專生。

國際交流接待美國“人民對人民”友好交流團、美國國際產前教育中心、澳大利亞生殖醫學中心、瑞典南方醫院及英、法、意、日等外賓來訪、參觀20批466人次,其中參觀針麻手術9批272人次。

後勤工作保證水、電、氣的供應及通訊和交通的暢通,安裝開通電話500餘門;為醫院各科室搬家、運送病人出車358台次,安全行使160872公裏。開荒保潔門診、病房樓5萬餘平方米,為門診病房的起用做準備,同時購置、擺放病床、辦公桌椅1000餘件(套)。組織配送被服900件(套),引進、安裝、驗收和調試放射、檢驗、B超、遺傳、病理、ICU、NICU及手術室等總價值近6000餘萬元的各種大型先進設備100餘台,其中貸款3000餘萬元通過競標購置儀器。在全國婦產科醫院中率先引進螺旋CT機,引進最先進的B超儀,部分B超PAX影像可傳遞,提高了診斷水平。

新院安裝使用電視監控係統電子眼、煙感報警器及自動噴淋等高科技消防安全設施。本年度醫院共開展工程審計43項,審計金額415萬元,審減金額61萬元,工程審計率100%。

醫院改革繼續深化人事製度改革,全院實行全員聘用合同製。

醫保工作嚴格執行醫保政策。全年接待醫保住院病人1114人次,總結算額640.76萬元,拒付525.18元,拒付率近於0。及時到18個區縣醫保中心結算醫療費,醫院墊付50.81萬元,扣除上級撥周轉金40萬元,實際墊付10.81萬元,結算速度快,時間短。11月,接受市醫保中心年度聯審互查,對本院加強醫保培訓、強化物價管理和醫保結算成功率高等表示滿意。

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規範化服務優質醫院活動,取得良好效果。重新修訂《北京婦產醫院綜合治理檢查條例》並對全院工作自查12次,獎罰分明。年內共發放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3540份,患者滿意度達97%。組織醫務人員學習座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保知識講座、《北京地區規範化服務優質醫院標準》等,職代會發出首問負責製倡議;門診開展了“爭創優質醫院百日競賽零投訴”活動。

派出陳素文、薑淑清兩位醫生赴新疆支醫扶貧,分別工作3個月和3年。

充分利用大眾傳媒,圍繞新院開業積極宣傳醫院的新技術、新業務、知名專家及醫療保健科普知識。發表稿件260篇,電台、電視台報道50次。6月6日,《婦幼之聲》正式創刊。拍攝的五胞胎專題片獲得衛生局二等獎。(於延)北京兒童醫院(西城區南禮士路56號)

郵編:100045電話:68028401

網址:www.bch.com.cn

E-mail:ybbgs@public.bta.net.cn

事業概況職工1605人(含兒研所),包括衛生技術人員1284人,其中正高職稱50人,副高職稱112人,中級職稱336人,初級職稱786人;其他技術人員79人,行政管理人員130人(含專業技術人員72人),工人184人。

機構設置新增設康複病房,該院床位由712張增至742張,病房也由23個增加到24個。先後成立了北京市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中心、北京新世紀國際兒童醫療保健服務中心、北京市兒童睡眠疾病中心、北京市兒童放射會診中心、北京市小兒泌尿外科中心、北京市小兒實體瘤治療中心、北京市小兒外科內鏡治療中心、北京市小兒血液淨化中心以及北京扶助貧困兒童就醫健康基金會。院屬兒研所增設纖維支氣管內鏡診斷中心、北京市兒童臨床營養中心以及公用中心實驗室。原掛靠機構北京市兒童保健所根據北京市衛生局要求轉至新組建的北京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