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修訂各項檢查、治療、護理知情同意書、病人授權委托書26項,取得病人的理解,履行簽字手續,加強醫患溝通。
加強病案質量管理,妥善處理醫療事故爭議,重新修訂了病案重點監測內容,8月,為公費醫療、大病統籌、醫療保險、科研隨訪及全院住院病人建立門診病案,方便了病人查詢及科研病曆複查。
進一步推廣血管外科手術在胸部腫瘤外科治療的應用,特別是應用於巨大縱隔腫瘤的手術治療,隆突切除或重建手術方式逐步創新和成熟;將高頻通氣技術應用於臨床手術,開拓了外科手術的麻醉方式;腫瘤內科超分割放射治療的方法由科研項目逐步轉向臨床治療;放射科推廣使用CT引導下的穿刺活檢技術,CT影像的三維成像技術等,提高了醫院整體水平。
護理工作加強護士素質教育,注重護理人員的整體形象,對全院護士進行了全員護士禮儀行為規範訓練。完善護理管理製度,規範護士長業務查房,成立10個護理單項質控組,每月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堅持護理人員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年內對全院臨床護士進行兩次理論考試和兩次技術操作考試,並派出護士到外院ICU進修,派護士長參加護理研討班和管理培訓,開闊眼界,提高業務和管理水平。全年撰寫護理論文70餘篇,在各類護理雜誌發表6篇,全國護理學術會議論文5篇。
逐步推行整體化護理,在規範護理職責的同時建立了4個整體化護理模式病房,又有兩個病區榮獲北京市青年文明號稱號。
科研工作在研課題37項,其中科技部“十五”攻關課題1項,“973”課題1項,衛生部資助課題1項,結核病重點學科課題1項,肺癌重點學科課題2項,肺癌重點實驗室課題3項,北京市科委合同課題1項,局級課題2項,2001年延續所級課題8項,2002年所級課題9項,研究生課題7項,科技新星課題1項。
由該所牽頭的“十五”攻關課題——“耐多藥結核病的綜合治療研究”已組織全國16家單位參加攻關,4個課題已完成選例150例,中期評估報告已報衛生部科技司。
結核病重點扶植學科圍繞耐藥性研究,開展了診斷治療學、基因分子生物學和預防流行病學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
肺癌重點扶植學科集中力量開展了擴大手術適應症、術前新輔助化療等方麵的研究;血管外科技術在胸部腫瘤外科治療中的應用已申報北京市科技成果;化療、放化療同步進行治療小細胞肺癌的綜合治療等方麵研究,在探索用藥劑量的基礎上,開始隨機選例。
肺癌重點實驗室開展“肺癌轉移的早期基因診斷”、“人源化抗肺癌抗體”和“P53基因與腫瘤細胞耐藥敏感性”的課題研究,進展順利。
“結核杆菌相關毒力基因和我國耐藥菌株相關基因的研究”、“艾滋病患者防治結核病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與其他科研單位聯合申報課題“尋找以拓撲異構酶IIB亞基為靶點的新型抗結核藥物”、“煤工塵肺結核耐藥性快速檢測的研究”分別獲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資助。
申報首都醫學發展基金項目9項,獲得資助3項;申報北京市衛生局基金項目20項,獲得資助4項;獲北京市衛生局留學回國人員基金1項,獲北京市市委組織部優秀知識分子基金2項。
改善科研實驗條件,P3級感染動物實驗室獲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核發的《清潔級實驗條件合格證書》,正式投入使用。
防治工作經衛生部批準,衛生部結核病控製中心於1月18日更名為中國疾病控製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負責世界銀行貸款傳染病與地方控製項目結核病控製部分(以下簡稱衛V項目)的終期評價工作。已派專家赴部分省對衛V項目終期評價進行現場調研。項目終期評價可行性報告文稿譯為英文。
積極完成結核病耐藥監測督導工作。4月,由世界衛生組織北京辦事處專家和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項目管理人員共同組成調研組,赴遼寧省進行調研,對耐藥監測結果進行最後的複核。8月,對河南、內蒙古、新疆、湖南4省進行督導考察。
完成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全部工作,並出版、發行《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中文版、英文版。《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資料彙編》已向全國發行。
維護結核病防治網落,回答網民的谘詢問題2000餘個。“3.24”世界結核病日,該所近10名專家走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直播間,進行結核病防治專題直播,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解答病人的疑問,幫助病人解決治療中的問題,受到了聽眾的好評。
67名結核病細菌學檢驗人員參加了2002年全國結核病細菌學檢驗培訓班。
醫學教育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首次建立50萬元人才培養基金,對專業技術骨幹進行重點培養。有20人申報課題,14人入圍本所“十百千”工程,年終通過專家評議和考核,根據考核情況分別給予基金兌現。同時,利用人才培養基金派學科帶頭人赴美國、加拿大、挪威學習考察,進一步拓寬中青年技術骨幹業務領域,為培養人才創造條件。
招收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7人;畢業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5人。為廣州舉辦的研究生班25名學員完成畢業答辯。
做好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組織2002年畢業的5名住院醫師進行綜合考試;組織臨床、醫技科室5年住院醫師論文答辯;承擔市衛生局5年住院醫師(結核專業)臨床技能考試;申報2003年國家繼續教育項目7個;組織2002年度衛生部外語水平考試(LPT);承擔了中國防癆協會和北京醫學會結核病專業的講課任務。舉辦院內學術講座50餘次,參加院外學術講座40餘次,舉辦全國培訓班4個,接收外院進修與參觀學習2000餘人次。
繼續加強對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支持和幫助,保持與內蒙地區的對口支援;免費接受貴陽地區專業技術骨幹來京進修學習;派送1名專業技術幹部參加援疆工作。
國際交流先後派出24人次,分別赴美國、英國、日本、挪威、埃及、土耳其、瑞典、馬來西亞、加拿大、菲律賓及台灣等1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培訓,其中出席國際會議18人次,發表論文16篇;訪問考察4人次,進修培訓2人次,歸國率100%。
9月,派8人赴日本參加第三屆中、日、韓結核病研究所學術論壇會,參會人員用不同形式在會上就結核病臨床、科研、防治等進行了交流,受到國外同行的好評。
共接待日本、韓國、越南專家來訪3批19人。
後勤工作全麵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成立信息科,擴建了醫院HIS係統,增加了醫技科室網點20個,開發多個質量管理軟件;相繼對醫技科室提出了質控要求,完成了質控信息的收集和統計,對醫技科室日常工作起到了規範作用,為全院初步達到信息化管理邁出了一步。
為改善病人就醫環境,新建3600平方米手術樓已投入使用,完成ICU裝修改造,增加了ICU床位數,為病人家屬提供了等候休息室。
投入資金對病區內外管道進行了改造,徹底解決廁所清潔無異味問題;對各病區下水道全部改造,病區與外圍供熱水分開管理,病人洗澡供水時間延長到21:00;住院病員全部配備儲物櫃;對病員營養室進行了改造。
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和防範措施,全年未發生一起火險和重大刑事案件。年底,將工作區與家屬區分開管理,對保證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
體製改革與管理繼續堅持用人製度、中層幹部聘任製、競聘上崗、新職工實行人事代理等製度改革的同時,積極推行醫療機構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推行全員聘用合同製,在完善各種聘任管理條例和一係列製度的條件下,與776名職工簽訂聘用合同,對臨床、醫技科室中層幹部行政職務和專業技術職務進行了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