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市屬院(所、中心、校)衛生工作(十)(1 / 3)

教育工作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比率達96.4%。不少科技人員通過業餘學習提高學曆,參加研究生班學習6人,大專讀本科2人,中專讀大專3人。

為了不斷拓展業務聯係,增強研究所的活力,積極與醫藥界的企業、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開展合作。與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在多年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合作方式、合作渠道,重新簽訂了科研教學合作協議書,雙方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教學、科研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原則,實行教研相結合,一方麵為培養全麵發展的現代化中藥專業人才,另一方麵,通過教研合作促進科研發展。從2002年起,該所科研人員走上講台,全年研究人員為高校本科班、大專班講授製劑、分析課程32學時,帶畢業專題3人次。

改革與管理對改革政策進行了部分調整,仍繼續實行課題組長負責製。各業務科室在上一年工作基礎上,通過逐級聘任,形成了5個課題組,其中4個課題組能夠以課題經費擔負起全組人員的工資、獎金,與上一年2個課題組相比,體現了科研課題組在創收能力上的提高,各課題組接受委托及合作項目取得收入178萬元。製劑室業務量也有所擴大,製劑收入307萬元,比上年提高一倍。全所業務收入比上年提高70%。

按要求實行了全員聘用合同製,簽訂了聘用合同書,崗位聘任協議書。基本上完成了對本所掛靠人員的清理工作,通過了局人事執法工作檢查。

安全生產與綜合治理所領導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培訓,並取得證書,同時,組織全所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法》的學習和答卷。所辦公室對試劑庫進行了徹底清理,製作了查找目錄,使試劑管理有序,減少了安全隱患。在接受衛生局以及地區多次檢查中都得到了好評。

精神文明建設工會、共青團活躍職工文化生活。組織了職工健康療養,婦女體檢;參加衛生局登山比賽、運動會,參加地區環湖跑比賽並再次奪得第一名;共青團支部參加市團委組織的火炬計劃,向貧困地區送醫、送藥、送溫暖;組織職工為貧困母親捐款,參加地區組織的“扶貧濟困送溫暖,捐助一日工資”活動。被評為2002年度獻血工作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張健琨)北京結核病控製研究所(西城區新街口東光胡同5號)

郵編:100035電話:62252650

事業概況職工8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3人,包括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4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7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29人;行政、後勤人員20人。

結核病控製工作繼續實施北京市結核病防治規劃,重點是:①控製全部傳染源,即對全市所有肺結核排菌病人和重症菌陽病人實施免費治療;②加強發現工作,充分發揮綜合性醫院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使傳染源得到早發現、早治療,保護健康人群;③加強對結核病的監控力度,在加強對本市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提供免費藥品的基礎上,把對外來人口的結核病控製工作納入全市的工作重點中,並進行了試點研究,同時對外來人口中傳染性肺結核病人開始實施免費治療;加強對大、中、小學生中結核病的監控工作,實行PPD監測,對PPD強陽性者給予預防性投藥,減少發病機率。通過以上措施,使北京市結核病控製工作繼續保持較高水平。2002年全市結核病疫情平穩,肺結核傳染源新登記率為6.0/10萬;全市DOTS覆蓋率(以縣為單位)100%;新發病人查痰率95%,查痰合格率90%;治愈率95%;新生兒卡介苗接種率和接種合格率均達99%以上。

為了使北京結核病控製工作做到可持續性發展,全市繼續保持完整的結防三級網絡,特別是在保持市級中心結防機構的基礎上加強了區縣級結防機構的力量,通過培訓提高了全市結防工作人員的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全市的結防機構網絡功能更加完善健全。

“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全市開展了廣泛的結核病防治科普知識宣傳活動,與北京電視台合作製作了兩套結核病防治節目。舉辦了“3.24”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局領導和結核病控製專家出席,向40餘家媒體介紹了北京市對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提供免費藥品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效果,分析了當前本市的疫情狀況以及可能存在回升的危險因素及下一步防治對策的重點。同時全市組織了大型結核病防治知識專題講座,參加人數達400餘人,發放結防宣傳材料2萬餘份;舉辦培訓4次,培訓300人次。

科研工作本所與芬蘭肺科協會完成了農村哮喘病人防治的國際科研課題,共同編製了《鄉村醫生哮喘防治手冊》,同時在國際上發表科研論文。繼續在順義區進行停止卡介苗接種的研究,對於地區的自然結核感染率和年感染率繼續進行監測,為評價和修訂卡介苗接種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大學生結核病控製的研究工作,已發表論文1篇。進行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北京市外來人口結核病控製對策與實施研究”課題的申報。翻譯《肺部健康促進研究方法——低收入國家項目開展指南》一書等。

醫學教育開展繼續教育學術講座14次,組織病曆討論4次。組織全所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5次。3人參加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統計學習班,1人參加中國醫科大學舉辦的全國倫理學習班,1人進修B超,2人參加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學習,參加崗位培訓42人。住院醫師畢業後規範化培訓3人,大專檢驗1人。按繼續教育實施細則進行培訓,8月,對2人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考試和綜合考查,完成了3年的學習計劃,1人完成5年培訓計劃,經市衛生局審核發給合格證書。19名護士全部參加了本年度的繼續教育。1名護士參加了專升本的全部自考課程,已通過畢業論文答辯。

國際交流出訪專家5人次,赴加拿大、法國、台北出席國際會議。接待來自美國、芬蘭、瑞士、韓國等國家的醫學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張立興教授9月份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的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年會上被選為秘書長。

精神文明建設連續9年獲首都精神文明單位稱號。

2002年,研究所成立50年,舉辦了老專家、離退休人員及全體職工座談會,並出版紀念畫冊。

基本建設完成門診樓裝修改造,更新了使用50年的供水排汙管道,並對招待所進行大修改建。(張建英)北京市醫院管理研究所(宣武區北緯路59號)

郵編:100050電話:63020041

事業概況職工23人,其中正高級研究人員2人,副高級研究人員3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5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9人,工人4人。

科研工作2002年,“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開始調研;“北京市醫院管理研究所建所回顧與展望”工作完成;“信息化衛生標準”課題研究正在進行中;“CND工作的推廣與應用”課題完成策劃和準備工作;部分研究人員參加了ISO國際質量認證實踐工作。

衛生係統信息化完成了市衛生局機關辦公自動化工作;衛生係統網站政務及服務信息公開檢查;市政府網上審批試點工程的組織管理;衛生信息化標準研究;基本醫療保險信息係統建設的協同組織管理;衛生局網站管理及衛生信息服務。

培訓工作與市衛生局辦公室共同開展辦公自動化(OA)培訓2次,共培訓50人;北京市醫院管理研究所和北京市衛生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的電子郵件使用培訓,共30人次;衛生統計工作(衛生部統計軟件培訓)1次,共200人。

計算機室工作完成市中醫局局域網的建設、應用和維護;市衛生局辦公自動化升級、培訓和維護;衛生局公文傳輸係統的使用;電子政務上網審批一期工程建設;衛生局局域網的改造和完善:①英特網光纖接入、擴帶寬;②網絡安全建設、防火牆應用、訪問控製係統;③郵件係統的建立和應用;網絡建設和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