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市屬院(所、中心、校)衛生工作(十四)(1 / 3)

對外合作辦學。3月18日,該校公共衛生與家庭醫學學院與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衛生保健研究生院就促進兩校合作和學者交流達成合作意向並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雙方將在研究生、教師互換,教學、科研等方麵進行合作交流。6月10日,該校與澳大利亞人工耳蝸公司簽訂協議,開展聽力學合作。此合作由澳方投資300萬元人民幣,用於該校聽力學科研、教育與培訓工作。雙方將籌建聽力學碩士專業,開展全國聽力學醫師及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計劃合作完成“漢語普通話言語評價係統”等十幾項科研課題。

10月,該校21名優秀學生榮獲國家獎學金。其中5名享受一等獎學金,每年每人6000元;16名享受二等獎學金,每人每年4000元。對獲得國家獎學金者,該校同時減免當年的全部學費。為做好此項工作,特製定了《首都醫科大學關於評定國家獎學金的實施辦法》。

後勤工作1月,在2002年北京市檔案工作會議上,該校檔案室被評為2000~2001年度北京市檔案係統先進集體。

4月19日,該校審計工作在北京市內部審計協會成立暨內部審計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受到表彰,被評為北京市內部審計先進單位。5月20日,該校審計處在教育部召開的2002年全國教育審計先進表彰暨工作會議上榮獲全國教育審計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5月23日,市教委主任耿學超、副主任杜鬆澎帶領市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第七檢查組到該校檢查工作。檢查組分別對該校的消防工作和飲食衛生進行了重點檢查並同時反饋了整改意見。

9月9日,市教委副主任張國華等一行由該校副校長王玉慧等陪同,慰問本校學科帶頭人安威教授。

11月28日,該校召開市教委標準化公寓驗收彙報會。齊副校長、馬誼平副書記和有關部、處領導及學管中心有關人員參加。後勤集團學生公寓管理服務中心做了標準化公寓自查工作彙報。教委專家組對申報驗收的男、女生公寓和順義校區男、女生公寓進行檢查。12月10日,在市教委召開的首都高校標準化學生公寓、標準化食堂工作總結暨全國第四次後勤工作動員大會上,該校的男、女生公寓和順義校區的男、女生宿舍被評為標準化學生公寓。

學院建設5月28日,成立心血管病臨床實驗及社區幹預中心。中心主任由副校長梁萬年和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擔任。中心將在全國積極推廣普及循證醫學概念,率領國內醫院參與國際大規模多中心臨床試驗,為學術團體製定重大疾病指南和為政府衛生主管部門製定政策法規提供重要依據。

7月6日,召開衛生管理與發展學院成立大會。衛生部基婦司司長李長明、北京市體改委副主任仇章建、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郭積勇以及該校黨委書記史炳忠、校長杜金香、副校長梁萬年等出席。衛生管理與發展學院為該校二級學院,市衛生局局長金大鵬、該校黨委書記史炳忠、校長杜金香任學院顧問,衛生管理與發展學院院長由梁萬年兼任,副院長由衛生局副局長郭積勇兼任。

9月20日,成立護理學院,李淑迦就任護理學院第一任院長。教育部、衛生部、北京市教委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到會祝賀;中華護理學會名譽理事長林菊英、現任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王春生等出席並為2002級新生授帽。

8月29日,該校與房山區簽訂《合作共建首都醫科大學良鄉新校區協議》,杜金香校長代表首都醫科大學與房山區區長張效廉在協議上簽字。

9月,教育部、國家計委共同批準本校建立臨床醫學應用型高級人才培養基地,該基地是教育部、國家計委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36所高校建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項目之一。是全國唯一以培養臨床醫學應用型高級人才為主的基地。該基地涵蓋神經外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眼科學、神經內科學、兒科學及口腔臨床醫學6個國家級和北京市級重點學科。

教育部領導來校指導工作12月18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堯學、副司長田勇泉和農林醫藥處副處長範唯來本校指導工作。杜金香校長就該校被教育部批準建立的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申辦8年製臨床醫學專業等問題做了彙報。隨後,張堯學等參觀了神經科學研究所及解剖展廳。

12月21日,該校多點視頻會議、教學係統通過專家組驗收。專家組由北京大學李曉明教授任組長,組員有北京理工大學郭巧教授和本校馬斌榮教授。專家組認為,該係統使用先進的TANDBERG會議電視設備的視頻係統,實現了校本部與中醫藥學院、順義校區和繼續教育學院的多點會議、教學,兩點會議、教學及會議、教學的廣播功能。現場演示表明,各會場能夠互通視頻和音頻信息,圖像清晰,音質良好,並具有多視頻源切換和顯示功能。專家組對該係統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此項工程投資200萬元。

12月31日,該校與中國衛生法學會舉行簽字儀式,聯合開展衛生法學教育培訓工作。中國衛生法學教育培訓中心設在該校,旨在為國家培養既懂醫藥衛生又懂法律知識的骨幹隊伍和中高級衛生法學專業人才,提高全國各級衛生行政、監督執法、醫療機構及醫療、預防、保健人員的法治觀念、執法水平和維權意識。原衛生部副部長孫隆椿、原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中國衛生法學會副會長支峻波及校長杜金香、副校長梁萬年出席簽字儀式。(甘哲)北京衛生學校(宣武區南橫西街94號)

郵編:100053電話:63538822(總機)

E-mail:beiwe@public.bta.net.cn

事業概況教職工259人,其中專任教師95人,包括高級講師40人,講師38人,助理講師12人;教輔人員40人,行政人員41人,工勤人員47人,另有校辦藥廠36人。

2002年學校主要承擔藥劑、醫學檢驗、中藥、醫學影像技術、口腔工藝技術、護理、營養、衛生信息、新開醫學生物技術專業等全日製普通中專班的教學任務。並承擔了與中國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華女子學院聯辦藥學、中藥、檢驗、影像、衛生信息、護理等高職班及運動醫學本科班,與北京物資貿易學校聯辦中專班的部分教學任務。

北京衛生學校成為中國醫科大學北京分校。於6月27日正式掛牌。

與中國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華女子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舉辦高職班和本科班。

與北京航天衛校、北京東城衛校、北京垂楊柳衛校聯合辦學,建立北京衛生學校校區。

教學工作全日製普通中專班41個,其中藥劑專業10個班424人,檢驗專業5個班209人,醫學影像專業3個班111人,中藥專業5個班209人,口腔專業2個班83人,護理專業8個班354人,衛生信息專業4個班147人,營養專業3個班99人,醫學生物技術專業1個班38人,共計1674人。

與北京物資貿易學校聯辦財務會計專業中專班2個91人;與中國醫科大學聯辦高職3個班86人,本科2個班64人;與首都醫科大學聯辦高職8個班264人;與中華女子學院聯辦高職1個班27人。全校在校生共計2206人。全年完成教學任務42900學時。

堅持教學監督檢查,防止教學質量滑坡。組織“督導—教研組長”聽課組,進行全校性聽課打分,把握教學進程和課堂教學質量,並將此作為教師業績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舉辦高級講師學術講座,擴充教師知識麵;堅持一年兩次的教學期中檢查,以檢查教學三級管理作為重點,著重檢查教研組崗位職責落實情況、教學教研情況及實驗教學管理情況等,並將學科的專業發展和建設也列為檢查的內容;改進畢業實習管理,對各專業實習計劃及大綱進行了統一修訂,並製定了新的實習管理辦法,由教務處派專人對各專業學科的學生實習工作進行統一安排和管理,保證實習質量;參加北京市教委組織的市中等職業學校語、數、英3門基礎課水平統考,語文及格率94.95%,數學及格率90.06%,英語及格率95.51%,3門課考試及格率均高於全市平均及格率。

加強培訓,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依據市教委《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手冊》的要求,重新修訂《北京衛生學校教學管理手冊》,並對教研組長以上的教學管理人員進行了專門的培訓,對教學管理的相關文件材料進行了係統的學習。

優化師資隊伍結構,補充新的教學資源。年內引進大學本科畢業生6名,按照學校對新教師3年培養規劃的要求,在相應的科室安排老教師完成帶新教師的任務。

實現教學管理的現代化。利用校園網實現學分製課程考核、成績管理、排課、選課及考勤等網絡化管理,並於年底通過市教委校園網絡專家組對學校校園網的評估驗收。

學生工作緊緊抓住德育和素質教育的主線,通過啟發、感受、自我教育等多種形式,從最基本的養成教育和最樸素的感情投入入手,將素質教育貫穿於整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