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高校廠礦部屬醫院衛生工作(一)(1 / 3)

事業概況職工13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0人,包括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34人,主治醫師60人,醫師15人(以上均含相應職稱);行政後勤人員28人。

開設病床125張,總建築麵積8485平方米。

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08件,其中本年度新購置單螺旋CT機、全景X-線機、自動生化儀、全自動手術床、腹腔鏡、高頻電刀+氬氣刀等25件萬元以上設備。800元以上固定資產總價值1785萬餘元。

北京大學醫院是一所二級綜合醫院,是北京市首批醫保定點醫院。目標是將北京大學醫院建設成突出專科特色和一流水平的現代化醫院,即建設突出高科技特色的腫瘤預防、診療中心,建設“社區醫學網絡-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中心醫院”為軸心的新的醫療服務體係。

機構設置設有10個普通門診,40多個專家專科門診,由正副主任醫師和外聘教授開診;1月,正式建立CT室;8月,啟用新建的體檢中心;9月,成立萬柳學生公寓醫療站;10月,北京大學醫院承澤園站開業。

醫療工作門診201756人次,日均門診804人次,家庭病床1476人次,急診23742人次;入院554人次,出院515人次,床位使用率37.29%,床位周轉次數4.11次/張,治愈率33.53%,好轉率50.39%,死亡率4.51%,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8.62%,7日確診率96.67%;普外、婦科及耳鼻喉科手術224例,其中大手術7例;查體23179人次,其中學生15988人次,教職工4278人次,幼兒553人次,三大員1932人次,其他查體428人次。成立了北京大學醫院婦女腫瘤中心,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及北京大學腫瘤臨床學院緊密協作,開展以乳腺腫瘤、婦女腫瘤為主的腫瘤早期診斷和手術、化療、放療、中西醫結合等綜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醫院建立了一支雄厚的院外技術支持隊伍,百餘名專家教授繼續參與本院的規劃建設,定期請進本院開展門診、查房、手術、講座的專家、教授20餘人,方便了病人,提高了醫院診療技術水平。服務態度不斷改善,對社區醫療服務中心醫療救助係統2000餘戶實行24小時急診救護、醫療谘詢指導服務。社區醫療網站建立了社區健康數據庫。

護理工作全麵提高護理工作服務質量和業務技術水平。製訂、修改相關製度。主要有醫囑製度、交接班製度、三查七對製度等。成立由各科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體係。每月組織綜合護理質量大查房。查房內容以醫院評級要求為主線,設立護理質量考核標準,以表格形式實施記分製,涉及考核內容有基礎護理、特護、一級護理、護理技術操作、病房管理、護士綜合素質、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離製度、院內感染控製、治療室、換藥室工作質量、五種護理表格書寫質量等。針對護理工作特性,建立護士長分組查房製度。堅持護士長每兩周1次的例會製度,與護士長做好溝通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護理部管理工作以病房和急診、社區護理服務為重點。病房護理工作以整體護理為主,在分組護理的基礎上作好細化工作,加強病人疾病知識的宣教及健康指導,作好護理病曆的書寫。作好護士在職繼續教育工作。作好院內感染控製工作。全年共監測515人次,發現問題15人次。院內感染率≤8%。堅持每月作好空培、物表采樣。作好臨時聘用護理人員的使用、考核、管理工作。

科研工作繼續與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合作進行國家“九五”醫學科技攻關項目“心血管病社區人群綜合幹預研究”,已進入高血壓幹預觀察階段;進一步與日本北海道大學附屬醫院及日本渡邊牡蠣研究所合作,對“活性牡蠣丸對婦女絕經後骨質疏鬆作用的研究”進行探討;繼續與北京醫院老年病學研究所合作研究中老年皮膚病新藥物。全年發表醫學科技論文27篇,其中一級刊物發表3篇。

醫學教育全年有336人次參加中華醫學會、北京醫師協會組織的繼續教育課程;參加市全科醫師培訓,11人取得合格證;北京藥學會學習班2人次參加;為本院職工舉辦15次學習班,450人次參加;國外進修1人,國內進修2人。有學生紅十字會會員1000餘名;100人次參加紅會會務培訓,講授紅十字會法和會務知識、內科心肺腦複蘇、急救技術等課程,共2期,28學時;10人次應邀參加其他院校組織的學術報告;240人通過北京市初級急救隊員考試,並取得急救隊員資格證書;通過愛牙日、醫療保健送溫暖等各種谘詢活動,發放宣傳材料4000餘份;150餘人次參加防治艾滋病知識的問卷調查;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節目錄製2場,40人次參加;長期幫助社區老人8戶;紅十字緊急救護係統開始啟動,第一批門診樓安裝3個救護箱;12月,參與“春雨行動”扶貧救殘,舉行新華社《環球》雜誌義賣活動,捐贈義賣所得936元。連續5年被評為北京市紅會高校工委先進集體,1人為市先進個人。

國際交流5月、8月、9月日本渡邊貢先生一行來院進行學術交流,並作學術報告,45人參加。捐款購置大屏幕和觸摸屏。

體製改革與管理按照學校人事製度改革的要求,8月,對上年度聘任的131名上崗人員進行崗位考核,並進行新學年的崗位聘任,135人受聘上崗,醫院增加院內崗補;貫徹崗位責任製,各司其職,獎懲分明。2002年有1人通過正高級職務評審,5人通過副高級職務評審,3人通過中級職務評審,11人通過北京市中級工考試。退休4人,調入4人,調校內1人。計算機管理係統逐步完善,實現門診、病房、醫技科室的全院聯網。對醫院實行成本核算管理所需的基礎數據做了必要的準備。5月,安裝大屏幕和查詢觸摸屏,醫療價格公示牌,加強物價管理。9月,製作醫院大型指示牌。

精神文明建設醫院的辦院宗旨是“一切為了您的健康”。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及職工素質教育與培訓,黨政工齊抓共管,使全院黨員、群眾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北大師生員工健康服務的思想理念,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確立“以人為本是指導思想,全程服務是手段,親情服務是紐帶,患者滿意是目的,社會形象是資本”的服務理念,全麵提升服務質量,搞好醫院形象工程建設。組織全院學習收看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演講。黨政班子成員多次參加各科室科務會,與工作人員交心,使醫院工作中心、服務理念深入人心。醫院邀請學校有關部門和師生代表一起座談,征求意見,增進理解,消除誤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交流了解到教工和學生的醫療服務需求,使醫院今後的工作主動性更強,目的更明確。在醫療過程和醫院日常管理工作中通過抓服務質量,促進醫療質量提高。

7月,醫院黨委換屆,新一屆黨委委員7人。“七一”評選校級優秀黨員2人。結合“迎奧運、創服務一流”和迎接十六大召開,不斷改善服務態度和診療環境,從監督電話、意見箱、校長信箱、醫患座談會、網絡等多種途徑反映的意見明顯低於上年。對病人反映的意見件件有處理。全年榮獲區、校級先進集體3次,先進個人1人。結合醫院形象建設,從組織管理、領導管理延伸到自我管理、全員管理,開展有獎征文活動,有52名黨員和幹部參加撰寫,10人獲獎,其中5人在全院會上進行演講。評選院級先進個人10人,服務態度標兵10人。12月,成立醫院二級職代會,選舉代表25名,醫院工會暑期分3批組織90餘人到山東桑島等地8日遊。

後勤工作學校出資70萬元對病房樓和供應室小樓陽台進行封閉。將藥庫改造擴建為體檢中心。將病房樓原迅達電梯更換為奧的斯電梯。對醫院職工浴室和病房浴室實行安裝IC卡節水器,籌備醫院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腫瘤實驗室。進一步規範藥品采購程序,醫院設備采購小組做好市場調研,通過市場招標完成大量采購任務。在學校化學學院購入蒸餾水,推進後勤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