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避免專業名詞
假如你要描述金字塔,你首先告訴聽眾它有四百五十一尺高,然後再以他們日常屢見的建築物作比喻,告訴他們那是多麼高。告訴他們那塔的基底要占據城內多少條街道和房屋。不要向人們說這個多少加侖,那個有多少桶,你何不說某東西之多可以裝滿你在演講的大禮堂,何不說某建築物之高比你正在演講的禮堂還高好幾倍。不要以多少公裏或多少丈來表示距離,而說有這裏到火車站或到某條街那麼遠,不是更明白易懂嗎?同時,我們為了演講的通俗,盡可能避免用專業的名詞。
4.掌握情緒
我們演講時,聽眾的態度完全由我們來決定,我們掌握著聽眾。假如我們憂悶,聽眾也會憂悶;假如我們是在敷衍,聽眾也會漫不經心。但是如果我們所講的話極為誠懇,假如我們演講時動了真感情,確定是發自內心的真誠,那聽眾也決不會無動於衷的。
有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曾說過:“人們都願意說自己隻受理智的支配,但其實,整個世界都是被感情所轉移的。一個人如努力裝做極嚴謹或極有條理的樣子,是很容易失敗的。但一位以真正堅定的信念向你訴說的演講者,是決不會失敗的。不論他所講的題目是重大的政治、經濟政策或一個人的旅行雜談,隻要他確實覺得心裏有不能不告訴你的事情,那麼他的演講就會像火一般的炙熱。他的堅定信念如何表達並不重要,而在於他用什麼樣的真誠與情感向你述說。”
具有熱烈、懇切的演講能力的人,他的影響力就如同蒸氣一樣在迅速膨脹,他可能在修養上犯無數的錯誤,但他的演說決不會失敗。
5.引用幽默或名言
演說的結尾在所有的方式中,假如做得恰當,再也沒有比幽默或名言更能夠吸引聽眾了。事實上,如果你能引用適當的詩文名句作結尾,那是最理想的了。並且可以獲得你所期望的效果。
英國扶輪社的哈利羅爵士,在愛丁堡大會上對美國扶輪社代表的演說是這樣講的:
“當你們歸家之後,有些人曾寄給我一張明信片,即使你們不寄來,我也會寄給你們每人一張,並且你們容易知道那是我寄的,因為上麵未貼郵票。”(微笑)
名人的名言,古今格言,都可以用來加重你結束演講的份量。歐美曆代偉人的名句,分門別類被編為專集的有很多,你到圖書館裏就可以查出你所需要的資料。
6.階升的方法
“階升法”是結束演說最普遍的方法。不過這種方法常常不易運用。也不是演說者對任何題材都可以運用,但是如果用得恰當,那是最好不過的。這種方法是一層高一層,一句比一句有力量。林肯在以尼加拉瀑布為題材,預備一篇演說時就是用的階升法,試看他的比較是一個比一個有力量。他怎樣以哥倫布、耶穌、摩西、亞當年代與尼加拉瀑布相比獲得累增的效果的:
“這要推測到無限的遠久,當哥倫布最初發現這塊大陸——當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當摩西率領以色列渡過紅海——啊,甚至亞當從創世主手裏出來,從那時到現在,尼加拉就在這裏怒吼。古代巨人的眼睛就像今天我們的眼睛一樣,曾看見過尼加拉,與第一代人同時代,比人類的第一代始祖還早,一萬年前的尼加拉和現在是同樣新鮮有力,我們隻能看見那龐大骨骼的前世巨象爬蟲,也曾見過尼加拉——從那個久遠時代起,尼加拉從無一刻靜止,從未凍凝,從未休息。”
五十年前飛利浦在講黑人杜桑將軍時,也曾用過這同樣的技術,現在把他演說的結尾抄錄於下,這段文字被許多有關“演講術”的書籍采錄,它有生氣有活力,雖然在今天這個實用的年代看著有點過於華麗,但仍然極有吸引力:
“我要稱他為拿破侖,可是拿破侖經過了毀約食言血流成河的戰爭而獲得了王位,而這個人從沒有食言過。‘不報複’是他的偉大格言,也是他一生的信條,他最後一次對他兒子說的話是:‘我的孩子,終有一天你還能到故鄉聖多明哥,忘掉法國曾殺掉你的父親。’,我要稱他為克倫威爾。可是克倫威爾隻是一個軍人,他所建立的國家與他同時埋葬在墳墓裏,我要稱他為華盛頓,可是這位偉大的弗吉尼亞州的人使用奴隸,而這個人寧肯以國家的命運來冒險,也決不允許他的領土內任何一個小村莊去做販賣奴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