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輕鬆過招2(1 / 3)

七、摧毀拒絕心理戰術

摧毀拒絕心理就能打破僵局。

齊景公喜歡捉鳥玩,便派燭鄒專門管理鳥兒,可是燭鄒不慎讓鳥飛逃了。景公大為惱火,下令殺死他。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讓我數落他一番。然後再殺。讓他死個明白。”

齊景公高興地說:“好。”於是把燭鄒叫進來。

晏子便一本正經地說:“燭鄒!你知罪嗎?你為國王管鳥卻讓它逃走,這是第一條罪狀;使國王為了鳥而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這事傳出,讓天下人認為我國重小鳥而輕士人,敗壞我們國王的名譽,這是第三條罪狀。你真是罪該萬死!”說完,馬上請求景公下令斬殺。

可是景公卻說:“我不殺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

當你在街上遇到小販向你推銷東西時,如果你以一聲“不”而予回絕的話,任何人都會感到不舒服,但是不是簡單地說“好的”就可以呢?當然這不是我們的本意。凡說“不”時的表情大多不很自然,相反地如果答應人說“好的”不僅對方愉快,自己也感到舒暢,而這種舒暢的情緒很自然地就會呈現在你的臉部。

可見答說“不”的人與說“好的”的人,兩者在表情上一定有很大的差異,這完全是由於心理的感受不同的緣故,但是你若想要將對方不暢快的心理減至最低限度,那麼最好就是利用“引導”的方式。

經常抗拒被說服的人,其潛意識中常存有“不”這個字眼,對付這種人也絕不可硬碰硬,而必須設法引導他,使他感到不回答“是”是不行的。

現在我們舉一個例子,譬如:“兔子比烏龜跑得快,對不對?”對方答稱:“是。”又問:“有時兔子也會在賽跑的途中睡覺。”答:“是。”這時烏龜的進度就會比較快,對不對?答:“是。”如此一來烏龜會比兔子先抵達終點,所以龜比兔跑得快,對不對?對方也答:“是。”

於是乎,你的目的便已達到了。

尤其是女性對於這種說服方式,最顯得脆弱。所以對很難說服的女性,這種方式是十分有效用的。

本來對方的反應會是“不”,而我們就以漸進的方式很自然的將他引導至“是”的地步,到最後對方也會很自然、很樂意答應下來。

※用漸進引導的方式使對方答“是”,而摧毀他說“不”的心態。

八、擴大共同點的要領

要使初次見麵的人與你接近,最好的方法是找出兩人的共同點,即便是很小的共同點也很好,共同點愈多距離也愈近,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多了。

所謂好的對象,必定是雙方有許多共同點,共同點愈多,兩人的感情也愈顯得密不可分,即使對方是很頑固的人,也會很容易被說服,或許,開始時雙方隻有一個共同點;但不能就此滿足,必須繼續找出更多的共同點。你要不斷地重複這些共同點,這對你的說服工作會更有幫助。

你若還是無法將他說服,不妨再試試另一說法:

“依你說的話,我們兩人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共同點。但我認為還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雙方都有解決這個問題的熱忱。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繼續努力,一定可以找出其他共同點。”

由於你一再強調共同點,對方自然而然就會慢慢地開啟他的心扉。

為了使他有更深刻的感覺,你必須一再地重複這些共同點,看起來即使是毫無意義,但能產生料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同校的畢業生、同一老師教過、去過相同的地方、同樣是薪水階層等。

九、以讚許作提醒的箴言

在企業界作管理的人,通常比一般心理學教授更了解人的心理。

某日,一位企業公司的主管向我們述說公司發生的一件事。他說他的部下A君和B君兩人都是很聰明的人,並且年齡也相同,他們經常在工作上互相競爭,競爭的結果常令他感到驚訝。但A君由於對自己的才能太自負,使他在公司的人際關係不甚理想。於是這位主管為了提醒他便說了下麵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