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輕鬆過招2(2 / 3)

“B君這個人真是不錯,前些日子我與他在咖啡廳談了很久,才知道他很愛看書也懂得很多,我對他所提的各種策劃草案都感到十分佩服,可能就是因為他平時愛看書的緣故。”

不管任何一個人,當競爭的對手被人稱讚時,便會間接地感到是在責備自己。而這位主管先生所表現的也是典型的說服技巧。如果他稱讚的重點不是對方關心的,譬如“B君很受女性喜愛”等這類的話,不但毫無意義,更別談效果了。因為在公司A君和B君隻在能力和頭腦方麵互相競爭,並非要在獲取女性青睞上分高下。

這種技巧也可能令雙方失和,譬如你對A君說:“你的頭腦雖好,但比起B君則稍有遜色。”這會造成A君對B君的懷恨,不但使得他們失和,同時也使公司失去了均衡狀態的競爭機製,逼使雙方逐漸進入惡性競爭狀態,白費了他們的頭腦和才幹。

雙方的差異如果真是出在頭腦和才幹方麵,也不能明講,甚至可以不說,而隻說些“勢均力敵”等這類的話,雙方便不會發生反目的現象。

所以巧妙地稱讚競爭雙方的才幹,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寶。

※對太驕傲的人,不防挫一挫他的銳氣,拿他和別人比較一番,間接指出他的缺點來,刺激他一下。

十、讓對方感到“欠人情”

說服的第一步,就是引起他人的興趣。譬如初次見麵的推銷員與顧客、無特別關係的男女,或是相互間沒有情義的人,如果你說:“請你買下好嗎?”則根本引不起他的購買欲。若為提高工作成效,多數推銷員都會先選擇與自己有關係或有情義的人,因為他們不願再領受那種被拒絕的滋味。

但要說服一個毫無關係的人,最好是讓他心裏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我不理會他,他也著實可憐。”有了這種心理負擔後,他便不會輕易拒絕你。進一步說,就是以情義來纏住他。因此即使被拒絕多次也不要氣餒,若能繼續糾纏不放,以熱忱來感動對方,即使是銅牆鐵壁般的心,也有軟化遷就的一天。

當一個人一再被他人糾纏時,他自然要產生心理負擔。他就會因同情而軟化。但這種三番五次的糾纏,有時也會有反作用。譬如說“這家夥真討厭”等,他的態度反而更加強硬。但如果因此而退卻,那就是你的失敗。你若再露出不悅的神色,或惡言相對,那就必定前功盡棄。

此刻你最好是向他說聲,“對不起”就離去。對方會因你的客氣而對剛才的冷漠感到歉意。如果對方真有這種心理反應,就等於是接受了你的推銷。

有一位名歌手娶了一位美麗的美國妻子,婚前他幾乎每天給她打一通國際越洋電話,從未間斷,終於打動了她的心。當時這位歌手是否有意在說服她呢?但那位女子由於每天接到國際電話而所產生的情義感,使她不好拒絕對方,然後便逐漸演變成為愛情。這一類作法或許很多人也使用過,各位不妨也試試。

※對一些事毫不關心的人,必須不間斷地予以感化,使他產生不好意思拒絕的情義心理。

十一、提高參與意識的方法

身為一名小學校長,一有空閑一定會到校園各處作一番巡察,也可順勢觀察老師們教學的情形,了解老師的授課經驗。當校長遇到一位學生時,便問起來,“這一節課是不是上得很生動啊。”此時教室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寬鬆,從而促進了學生上課的情緒。

但一個老練的教師卻不會這麼做,反而有意無意地指名那些頑皮學生說:“請你把今天上課的課文第二段朗讀一遍”。這些吵鬧的同學便立刻安靜下來,並且集中了注意力,這也可說是以間接說服的方式,提高他們參與上課的意識,而且也不會產生緊張的氣氛。

這種作法也適用於議會中。若是參與議會的人愈多,自然發言者也愈多,但主持人最感頭痛的還是那些半句話都不吭的人。因為他們對會議的參與意識十分低落,若是要他們發言,通常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意見,所以用直接指名發言的方式,不一定起作用,隻有集中指名其左右的人來發言,以提高他的參與意識,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