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嘴上擒拿術1(1 / 3)

欲擒故縱,對於自己的目的不說出來,旁敲側擊,使對方放鬆戒備,達到更好地控製對方,實現自己的目的。嘴上擒拿術,就是要讓對方在心理上造成錯覺,彼此距離拉近,讓聽者知道你是可信之人。

一、製造共同的假想敵人

曾有一部小說的內容,是敘述美、蘇兩強在對峙後,終於引發了戰爭,正欲動用核武器時,突然傳來一則消息,說火星人攻向地球了,此時,美、蘇便打消了對戰的意念,協力對付共同的外來敵人。這篇故事看似單純,但卻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學的技巧。

人,或多或少難免會存有“共同”的心理,簡單地說,如模仿、流行等,看見別人做,自己也想跟著做。

雖存有這種“共同”的意識,但是當雙方利害關係發生衝突時,這共同心理便產生不了作用。如前所述,美、蘇兩國若無共同的敵人出現,他們的共同心理也很難產生出來。

同樣的道理也可應用於商業上。有兩家廠商為了生意上的競爭,搞得十分不痛快,此時,消費者突然對他們提出共同的指責,於是這兩家廠商頓時停止競爭,共謀解決問題的方法。

同事之間也可以運用這種方式。如某同事與他人極不合作,始終對別人反感。如果你希望他幫忙時,不妨這樣對他說:

“如果我們辦不成此事,就會被調往鄉下去。”

他聽你這麼一說,心裏會想:“這件事還是須要我們共同來解決,”

這就是抓住對方“共同”心理的弱點。

所以對於難以相處的人,最好通過找出兩人之間共同的假想敵人。

※對公司內的特殊分子,最好走製造一個共同的假想敵人來引發他協作的意識。

二、對方察覺自己的過失

一般來說自言自語,是指在沒有第二者在場的情形下自說自話。可是在一對一或一對多數人時,若能抓住機會,巧妙運用,也可當成說服對手的武器。

某公司的一名科長是著名的“有意識自言自語者”,但這位仁兄的個子瘦小,其貌不揚,怎麼看也不像是科長的料子,而他也了解自己因此而令部下瞧不起,部下都不十分情願接受他的命令,於是他便想出了這種“自言自語”戰術。

譬如冬天時,當室內的暖氣過熱時,一般人往往會以命令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但是他卻以一副很熱的樣子,脫脫衣服或解開領帶等行動來暗示,並且還自言自語:“啊!熱得要命!”

別的職員聽了,便會自動將暖氣轉小,若是你的手下經常有上班遲到的現象時,你就若無其事地在辦公室內來回走動,並自言自語說道:

“大家如果能早點來,那該多好。”

對於上班時間不認真工作、隻顧聊天的部下,你也可如法炮製,自言自語地說:

“早做完,就可以早下班。”

這樣的作法,部下聽了不但不會不高興,反而更能收到效果,比起當麵斥責高明多了。隻要是心裏有數的人都會自動改正。

在許多場合中,正麵指責反會產生反作用,如果對方是長者、社會名人或受過自己恩惠的人,也能用這種方式;譬如對談時,因為自己是處於下風,而對方所說的言詞卻不敢苟同時,你便可以用:

“哦!是嗎?”或“真是這樣嗎?”等這類滿不在乎的反應,以自言自語的方式不斷地重複,開始時他們並不會發覺,到後來他也會懷疑自己說話的可信度了。

※對於不便直接指責,但其言詞令你不敢苟同的人,不妨以“哦,是嗎?”或“是這樣嗎?”等滿不在乎的反應,使對方懷疑自己說話的可信度。

三、讚同他的反調的技巧

有位英語教師頗不受學生歡迎,時常令學生感到難堪,一次,這位老師無意間在語法上出了點小差錯,當場被一名學生發現,這位學生於是逮住了報複的機會,毫不客氣地站出來指正,不料那位老師卻以溫和的語氣讚同道:一

“嗯!你說的真是對極了,可是其他同學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沒有發覺到,是不是上課時都在打瞌睡?”

老師給那位同學戴了頂高帽,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