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太多、太重,會讓負重的人因此在一個坎上跌倒。人有七情,也有六欲,這本屆正常,也是一個人在物質社會裏不能或缺的東西。可是六欲不能太重,七情亦不能太多,隻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也才能夠不被欲望所左右,否則就會成為自己利益的馬前卒,或是非法財富的掠奪者,那麼總有一天人生的金礦也會冒出無情的地火,美好的生活也會在欲望的世界裏焚毀。
在大多數時候是否能節製貪欲,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人品和事業的成敗。
周宣帝的皇後是楊堅的女兒,宣帝便拜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等重要官職,地位顯赫。宇文氏家族的成員對楊堅的猜忌很大,欲謀害楊堅的陰謀一個個接踵而來。後來,宣帝本人聽到傳言後對楊堅也產生了疑忌之心,他想找個借口把楊堅幹掉。
宣帝有四個美姬,她們為了爭寵,互相辱罵,經常鬧得不可開交。一天,宣帝說:“你們再鬧,我就把你們全殺掉。”於是宣帝想出一計,他讓四個寵姬打扮得分外妖豔嫵媚,站在他的兩側,又派人去召喚楊堅。宣帝對左右武士說:“如果楊堅進來神色有什麼變化,你們就立即把他殺掉。”不料楊堅上殿,臉上始終一股正氣,目不斜視。宣帝隻好讓他退出。
後來宣帝因荒淫過度而死,他9歲的兒子宇文衍即位,楊堅入朝主政,宣帝的弟弟漢王宇文讚早就想當皇帝,上朝聽政時常與楊堅同帳而坐。楊堅對此非常惱火。楊堅知道宇文讚是個酒色之徒,就選了幾個漂亮的姑娘送給了宇文讚,宇文讚滿心歡喜地接受了,他的權力欲望從此減退了,從此搬回王府,天天與美女銷魂,不問政事,楊堅遂於公元581年7月14日稱帝,建立了隋朝。
宇文讚由於一念貪欲,良知就自然泯滅,即使有點剛毅之氣也化為烏有,隻有任行賄者擺布,落得個可憐的下場。
明代《菜根譚》又言:“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至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理至好,它益你反深。故貪商於而戀金穀蘊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蘊者,終享千載之令名。”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不節製貪欲,過於貪心,必然為貪欲所害。
中國古代因貪小利失掉國家的事例很多。
智伯請求韓康子割地給他,韓康子不答應。
段規說:“智伯好利而剛愎,不給他地其必出兵討伐我國,不如給他地算了。他因貪得成性,必定還要請地他國,他國若不給他地,他就會出兵攻打,我國則可以免於憂患,而且還可以伺機而動。”韓康子答應了智伯的要求。
不久,智伯又求地於魏桓子,魏桓子也不想給他。
任章說:“不如割地給他,使他驕傲,君王您可以團結所有天下人來圖謀智伯。”
魏桓子說:“好。”也割地給智伯。
智伯接著又向趙襄子求蔡、皋狼附近的地,趙襄子不給,智伯非常憤怒,就出兵圍困晉陽城。這時,韓國、魏國在外圍打擊智伯,趙國在內中呼應,智伯於是敗亡。
而西漢開國丞相蕭何卻是能自覺節製貪欲。他受封食邑1300戶,足能在京城地麵廣治田宅,但他偏在終南山下買了幾間沒有院牆的茅屋。臣僚們問他何故如此,他回答說:“如果我的子孫賢良,可傳我的儉樸家風;如果我的子孫不賢良,也不致被勢利者所侵奪。”他的話果然切中要害,其心地之寬豁,宛然悟透了人生的天機。
貪欲過盛之人,沒人願與之共事,因而永遠難成大器。世間小人,個個蠅營狗苟,皆同貪欲所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