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貪欲太盛,引火燒身(1 / 2)

一個財主不慎掉進水裏,在水中一邊撲騰一邊喊救命。然而岸上並沒有人。上帝見了,對財主說:“你若解下腰上包袱裏的黃金,不就可以遊上岸嗎?”財主聽了,生怕水浪將他的包袱衝走,反而用雙手更緊地抓住包袱——就這樣,他沉人了水底,再也沒有機會浮到水麵上來了。

貪婪是災禍的根源。對於貪婪的人,上帝也救不了他。為人處事,若好占便宜,必將受到唾棄;經營事業若好高騖遠過於貪婪,則事業難以長久。

古時候,一個放羊的男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山洞,這個地方很隱蔽,他從未涉足過。好奇心促使他一步步地往山洞深處走去。突然,就在洞的深處,他發現了一座金光閃閃的寶庫。天哪,這是不是人們常說的天下第一寶藏呢?放羊的男孩很是好奇,他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多的金子,他很高興,於是小心地從幾萬噸的金山拿了小小的一條,他自言自語道:“要是財主不再讓我幫他放羊的話,這幾十兩金子也夠我生活一段時間了。”他邊說邊從金庫回到放羊的山上,“夠用了、夠用了”。然後不慌不忙地將羊趕回老財主家,又如實地將這一天的發現告訴了財主。還把自己撿到的那塊金子拿出來給財主看,讓他辨別其真假。財主一看、二摸、三咬之後,一把將放羊的男孩拉到身邊,急切地問藏金子的洞在哪裏。男孩把藏金子的山洞的大體位置告訴了他,老財主馬上命令管家與手下們直奔男孩放羊的那座山,還擔心男孩的話不真,讓男孩為他們帶路。

財主很快見到了真的金山,高興得不得了。他想:這下我可發了大財了,他趕忙將金子裝進自己的衣袋,還讓一起進來的手下拚命地裝。就在他們把小男孩支走,準備帶走所有的金子的時候,洞裏的神仙發話了:“人啊,別讓欲望負重太多,天一黑下來,山門就要關了,到時候,你不僅得不到半兩金子,連老命也會在這裏丟掉,別太貪婪了。”

可是財主就是聽不進去,他想山洞這麼空闊,且又那麼堅硬,就是天大的石頭砸下來,也砸不到自己的頭上,何況這裏有這麼多的金子呀!不拿白不拿,負重一點有什麼怕,擁有了這些金子,出去後我不就是大富翁了嗎?於是財主還是不停地搬運,非要把金山搬空不可。忽然,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響起後,山洞全被地下冒出的岩漿吞沒掉,財主別說是當富翁啊,就是連自己性命也丟在了火山的岩漿之中了。

人是感情動物,無論是什麼人,隻要進入社會,接觸到物質社會的利益,都會在心裏產生種種欲望。誠然,生物學家都知道,動物的基因本質都是自私的,惡劣的生存環境和動物之間的競爭決定了它們必須自私,為了爭取生存。在你死我活的競爭中,隻有擊敗對手,犧牲對手才有自己生存的權利。人類是由動物的遺傳基因逐漸發展形成,人之自私大抵發源於此。但是,如果僅僅以基因的本質是自私的心安理得,而丟棄人類文化這種“全新的非生物學”的力量,你把自己更重要的一部分——你的血肉,從你的軀體上剝去了,剩下的隻是一副骷髏。你會變得毫無人的力量,即使血肉仍附在你的身軀上,那麼整個的你又與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不論在什麼社會,什麼國家,貪婪者、自私者都是卑鄙的、遭人唾棄的,都會受到社會的譴責,遭到公眾的鄙視。試想,一個人在得不到周圍的人的幫助、甚至經常受到周圍的人的排擠與打擊,他的人生之路怎麼可能會一路順暢呢?

人的貪婪與否,欲望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人品和事業的成敗。“人有時會因一念私欲,便銷剛為柔,利令智昏,變恩為殘,玷汙清白身,敗毀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這就是說,一個人隻要心中出現一點貪婪和私心雜念,他本來的剛直性格就會變得懦弱,聰明就會變得昏庸,慈悲就會變得殘酷。

人在進入社會後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有欲望本無可厚非,有的人的欲望是客觀的、有節製的,這樣的欲望會是一種目標,一股動力,他可以使人具有遠大的目標和鬥誌;有的人的欲望則是主觀的、無限製的,甚至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滿足。這樣的欲望則會給自己增加壓力,超負荷的欲望會羈絆人前進的腳步,有的甚至會將其引向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