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狼來了”的故事。放牛娃第一次大叫“狼來了”,人們會跑過來相救,第二次大叫“狼來了”,人們也會來。但是,第三次、第四次呢?當人們知道狼並沒有來,放牛娃總是在騙人後,也就不會再跑過來了,後來狼真的來了,放牛娃將嗓子喊破了天,也無濟於事,最後倒黴吃虧的還他自己。
這個經典故事說明了一個人要講誠意、講誠實、不能騙人的重要。
古人說得好:“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一個人講誠信了,你這個人就會有威信,你說話就有人聽,有人信,當你有困難的時候人們就會跑過來幫助你。反之,一個人若是總騙人,總不講誠信,那麼,你這個人的人緣就會很差,你說話的分量就會大打折扣,有時即使你說的是真話,人們也總以懷疑的態度來對待,而當你處於逆境、需要他人救援時,人們也會采取冷漠態度對待。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會不講誠信呢?
有的人愚昧無知,不知道一個人講誠信的重要性。就像上述發生的那個“狼來了”故事中的放牛娃一樣,因為他幼稚,不懂事,一個人放羊,悶得慌,太無聊,突然心血來潮,想到了惡作劇,大叫“狼來了”,看看人們拿刀拿棍,一副急急忙忙跑過來救自己的緊張樣子,感到好笑,一次不行還來第二次,以此來“逗樂”……這是一種“無知型的不講誠信”。
有的人愛貪小利,因而不講誠意。這些人私心很強,愛占點兒“小便宜”,今天問這個人借一點錢不還,明天又向另一個人借一點錢不還,自以為很聰明,認為隻有一點點錢,誰也不會向他人說什麼,然而時間一長,吃虧上當的人多了,人們便開始警覺起來,慢慢知道你就是這樣一種人,就會討厭你,提防你,懶得與你交往,不願與你共事,以後即使你真的發生難以解決的困難,人們也不會幫助你。這是一種“私利型的不講誠信”。
有的人對什麼事都持一種無所謂心態,因而不講誠意。這些人性格大大咧咧,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約好他人晚上7點鍾見麵,過了30分鍾還不見人影子,好不容易到了,也不對他人說一聲對不起,對他來說遲到早退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總認為這類純屬雞毛蒜皮的小事,沒什麼大不了,不值一提,談不上什麼人品不人品的,漸漸地養成了一種壞習慣。這是一種不拘小節型的不講誠信。
有的人愛耍權術,擅長玩弄權術,因而不講誠意。這類人的腦子特別好使,好耍小聰明,將他人統統當作傻瓜。在與他人交往中,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們往往隱瞞事情的真相,一個東西明明很糟,卻將它說得天花亂墜,引人上鉤,今天騙這個,明天又騙那個,隻要自己獲利,也不管他人的損失多麼嚴重。這是一種“奸詐小人型的不講誠信”。
日本有句俗語:“信用是無形的資產。”有的人因為沒有信用、不可靠,與別人交往中不講誠信,經常失信於他人,長此以往人們就不相信這類人,他就會感到很孤立,因而就沒有朋友,辦起事來就非常困難。
那麼,一個人應該怎樣才能做到講誠信呢?
第一,要增加一點責任感。有的人為什麼說話很隨便?就是因為缺乏社會責任感,不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譬如,答應了他人三點鍾約會,四點還不到,一點都不考慮對方是多麼的焦急,不考慮這是在浪費他人的時間,甚至還認為是“小事一樁”,無所謂,這就是無責任的表現。一定要加強這樣的意識——人是一個社會的人,你的任何社會活動都在表現著一種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一種責任,為什麼做人做事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因為隻有這樣,人才能有所進步。因此要做到講誠意,就必須加強做人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