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要有強烈的成功欲望(2 / 2)

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假設一位姓王的先生,他現在收入是每年萬元左右。因為租房子太貴且困難,他希望購買一套自己住的房子。他的同學、朋友都已買了房子,使他買房的欲望也就更加強烈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就開始儲蓄,節省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另一方麵努力地工作,掙取更多的收入。買房成為他最大的欲望,他的一切行動都以此為依據,不出幾年就可實現。

我們常常痛心地看到,一些染上賭癮的人往往不惜身敗名裂,典當一切家當,為的是滿足一個“多搏一次”的欲望。戀愛中的青年男女,為了追求對方,盡量遷就對方以博歡心。這些都是欲望產生出來的行動。

欲望常常是一種魔力,它可以改變整個人,發揮出一種平時沒有的力量。我們有時說,某些人中了“邪”,往往就是強烈的欲望支配著他的原因。中國古代就有兩個著名的人物——豫讓、伍子胥,可以說是這方麵的典型。

豫讓是春秋戰國時晉國的義士。在他不得誌時,曾受到當時的政治家智伯的欣賞和尊敬。然而,在一次政變中,智伯被趙襄子殺死。“士為知己者死”,豫讓逃了出來並發誓要為智伯報仇,雖萬死而不辭。

為報仇,豫讓改名換姓,到趙襄子門下作一名卑下的清掃工,身上卻懷著一把鋒利的匕首,隨時準備刺殺趙襄子。但事機不密,失手被抓,趙襄子覺得義士難得,自己又沒受傷,就放了豫讓。

但豫讓的報仇欲望並沒因此消失,反而更強烈了。為了便於行刺,他不惜毀掉自己的容貌:他把漆油塗在身上,使皮膚腐爛,好像生了癩瘡一樣,又剃了胡須,刮了眉毛,吞食木炭,使聲音變啞。毀容程度之深,連他的妻子都認不出他。

毀容之後,豫讓便埋伏在趙襄子出遊的一座橋下。快過橋時,趙襄子的馬突然驚叫,豫讓再次被發現並捉住。趙襄子仔細辨認,認出這人正是一再要為智伯報仇的豫讓。毀己報仇,他再一次被豫讓堅定的報仇意誌所感動,於是脫下自己的袍子,讓豫讓刺袍以了心願,而豫讓刺袍後也就心滿意足地自刎而死。

豫讓為報仇易容,伍子胥為報仇憂慮而一夜白頭。

伍子胥本是春秋時代楚國人。在一次權力之爭中,他父親伍奢和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殺害。楚平王又下令在全國各地懸賞捉拿他,為了報仇,伍子胥不得不躲人山林中野餐露宿,過度的憂慮和挫折,年輕的伍子胥一夜之間一頭黑發全部變白。但伍子胥“因禍得福”,憑著一頭白發,輕而易舉地逃過官兵的搜捕逃出吳國。

伍子胥初到吳國時,竟淪為街頭賣唱的乞丐,但他並未因此放棄報仇的念頭。在吳國他結交了一位武藝不凡、為人仗義的壯士——專諸。在吳國的一次宮廷權力鬥爭中,他們兩人協助吳王奪取了王位。伍子胥又幫助吳王建立好政治製度,治理國家,使吳國成為當時的一個強國。

16年過去了,伍子胥看到時機成熟,率領吳國的軍隊向楚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打敗了楚國。滿腔仇恨的伍子胥甚至把早已死去的楚平王屍體挖出,鞭其屍直至成為粉末。

豫讓易容、伍子白頭都是因為報仇心切,經曆了千辛萬苦而使然。遇到挫折而不罷休,支持他們的正是焚燒身心的欲望,當這種欲望驅使著人們時,必會發出驚人的神奇力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成功便成仁”,往往是具有強烈欲望者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