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走出萎靡不振(1 / 3)

人身處困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進取的勇氣。當一個打擊撲麵而來時,我們本能的反抗心理可能會給予我們以勇氣。然而,當一個又一個打擊接踵而至時,不少人高昂的鬥誌在一點一點消融……

風風雨雨,人生路上,幾番吹打,幾番迷茫,幾番行色匆匆。

年輕的生命,就像春天的草木,抱著理想,抱著希望,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隻是由於經驗不足,還不大能經得起風雨的考驗。

試想,要是自然界沒有風雨,也許所有樹木都是軟木質的;要是生活中沒有坎坷、挫折,任何人都不會擁有剛強的性格。正是風雨,培育了大樹;正是坎坷、挫折,造就了堪當重任的強者。

透過風雨中迷蒙的霧靄,方能看得到成功和幸福的光芒在那裏閃爍。人生的風雨其實是一種跋涉於泥淖之中的境遇。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人的生活道路也並不總是灑滿陽光、充滿詩意,常常也會遇上沼澤、寒風或麵臨荊棘叢生的小道。一時陷入困境,應該是現代人生的一個必修課題。或屢考大學不就,招來周圍的閑言碎語;或呻吟於床褥,病魔纏身,陷在深深的孤獨之中;或思改前咎,奮力向前,不僅不為人所理解,反遭冷落挖苦;或身遭陷害,命運莫測,受盡委屈……

沒有人能給生活貼上永久順利的標簽,但麵對困境的選擇卻依然殊異。懦弱者盡嚐煩惱,度日如年;畏難者磨去銳氣,萎靡不振;有誌者自強不息,在困境的荒野上開墾孕育價值的沃土。

困境吞噬意誌薄弱的失敗者,而常常造就毅力超群的成功者。司馬遷“出於糞土之中而不敵”,發憤著述,終於寫成《史記》這樣的曠古之作。貝多芬的數部交響曲,都是對事業追求不息的生命支撐點譜寫而成。丹麥的安徒生一貧如洗,全家睡在一個擱棺材的木架上,常常流浪在哥本哈根的街頭巷尾,但卻成為世界文壇的名流豪傑。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出身貧寒,當過學徒賣過報,吃了上頓缺下頓,但卻百折不撓,創立了電磁感應定律,為人類敲開了電氣時代的大門。

逆境並非絕境,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具有“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這樣的豪邁氣派,為科學和文明做出貢獻的前驅者可謂滿目皆是,翻覽即見。

自然界有時給人生提供生動的啟示,它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哲人,為人們指點人生的迷津。馬爾藤博士曾這樣說,在風平浪靜的湖麵上蕩舟,用不著多少劃船技巧和航行經驗。隻有當海洋被暴風雨激怒,濁浪排空,怒濤澎湃,船隻麵臨滅頂之災,船中人相顧失色、驚恐萬狀之時,船長的航海能力才能被試驗出來。

當你處於經濟窘迫,生活步履維艱,事業慘淡無光之時,你才會接受考驗:你是一個懦夫,還是一個勇敢堅毅的英雄好漢?

曆史上幾乎所有的英雄豪傑都在暴風驟雨的時代湧現出來的。大凡一個傑出的人物,都產生在重重的磨難裏,產生在十分惡劣的人生境況之下。

人生的風雨是立世的訓喻,困境是人生的老師。

信念與激情是成功的催化劑

生命的樂章要奏出強音,必須依靠激情;青春的火焰要燃得旺盛,必須仰仗激情。

有人說,激情猶如火焰,當陰霾蔽日之時,指給你奔向光明的前程;有人說,激情宛似溫泉,當冰淩滿穀之時,衝得你身心暖融融的;有人說,激情好比葛藤,當你向險峰攀登之時,引你拾級而上;也有人說,激情就像金鑰匙,當你置身於人生迷宮之時。助你擷取皇冠上的明珠。

懷疑是信念之星的霧靄,在人迷離的時候,遮住了人的雙眼;動搖是信念之樹的蛀蟲,在颶風襲來的時候,折斷挺拔的枝幹;朝秦暮楚是信念之舟的礁嶼,在潮汐起落的時候,阻止了奔向理想彼岸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