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泄貴在適度
過平靜、舒適的生活是人們的願望,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充滿歡笑。然而事實上,任何事物不可能盡善盡美,皆遂人願,失敗、挫折、矛盾、不幸,從不放過任何人,並對人們的精神狀態造成各種影響,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令人煩惱、怨恨、悲傷或憤怒的事情,如果把苦悶強壓在心裏,不加以宣泄和釋放的話,就非常容易加重自身的精神心理負擔,破壞人體的正常循環與平衡,引起機體一係列功能方麵的障礙,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危害身心健康。
古人曰:“忍泣者易衰,忍憂者易傷。”這是完全符合科學的說法。現代醫學心理學研究證明,長期思想苦悶、情緒惡劣的人,由於免疫力、抗病力降低,極容易罹患消化性潰瘍、偏頭痛、高血壓和神經衰弱等身心性疾病,惡劣情緒還被稱為是癌症的“催化劑”。美國精神分析學家霍莫斯就不良情緒對健康的損害作過專門研究,他用“點”為單位評估對健康的影響,結果表明:配偶死亡,壓力最大,為100點;其次是離婚,為73點;家人死亡為63點;與別人鬧矛盾、爭吵引起的情緒不良為23點。如果同時受到幾種壓力,則心理上感受的總壓力就更大,為幾種壓力的總和。假如一年中遭到300點以上,人的健康將自然會受到一係列嚴重的損害。如果能及時通過情緒充分表露出來,宣泄內心的不悅,就能排除體內毒素,從而減輕精神方麵的嚴重壓力。
那麼,怎樣才能夠最有效地解除精神上的壓抑呢?其中的一個手段便是宣泄。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不一定非去“宣泄”中心治療,也不一定非求助於心理醫生,人們完全可以通過自我宣泄來達到緩解壓力、平衡心理的目的。即在不危害社會與他人,不影響家庭人員的情況下,發泄一下自己的一種情緒。
換一句話說,發泄要適當且適時,而不是大動肝火,與人爭吵,甚至爭鬥等,否則的話,不僅會使自己陷於一種更為懊惱的境地,而且還會因為自身植物神經係統的過度興奮,內分泌係統的急劇變化等生理生化反應而損心傷體。當找不到發泄“對象”時,不妨采用自然發泄法,心理醫學研究還表明,哭泣是一種宣泄方式,通過哭泣,可以排除心中的苦悶,將煩惱與淚水一起排出體外,在美國舊金山、亞特蘭大等城市就設有一些“宣泄”治療中心,專門為受到各種壓抑,需要得到宣泄的人提供服務。患者在這裏治療後,大多能消除怨氣,達到心理平衡,因而“宣泄”治療中心門庭若市,求治者絡繹不絕。如在沒有人的地方痛快地哭一場,到知心朋友麵前傾訴衷腸,或到空曠野地引吭高歌,還可以通過情緒轉移的方式,或埋頭工作,或欣賞音樂、戲曲,還可以采用“自我解嘲”的方式,等等,隻要沒有妨礙到他人,又有助於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都可以稱作是一種十分聰明的舉動。有條件的還可以撥通熱線電話,既可毫無顧忌地傾訴你內心的苦衷,同時還可以得到谘詢員的真誠安慰與有效的指導,從而避免負性情緒積微成著,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總而言之,人們因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緊張因素而造成的精神壓抑是難以避免的,但人們可采取適當的調節方法及時地發泄,不讓不快情緒積蓄,以保持身心健康。
的確,人生總不大可能永遠是鳥語花香。在瑣碎的生活中,人們的確可能遇到委屈、苦惱與憋悶的事,每當此時,當事人也的確需要“釋放釋放”其怒氣。因此,“宣泄”並不奇怪,乃是宣泄者企圖謀取心理平衡的一種客觀需要。
用另一種話說,既然心中的怒火是火山,也應該讓之噴發出來,需要做的就是應為它選一種最佳的噴發方式。
究竟選擇何種宣泄方式,常常因人而異。
比如,理智者會因其冷靜而從容地去調整自己的心態,魯莽者會因其衝動而“莫名其妙”地誤傷他人。正如上文提到的漫畫。而愚蠢者則會“莫名其妙”地走向極端,甚至采用最不可取的自殘形式,這就是一句老話說的:生氣時踢石頭,疼的是腳趾頭。
不信請再細晶本文開頭的故事,“妻子”何辜?“兒子”何辜?“小狗”何辜?他們平白無故地挨罵挨打挨踢,不就是因為宣泄者的方式不對頭嗎?
由此可以看出,莫名其妙地亂發泄,往往會令他人感到不近情理,對於如此的發泄,也隻能被視為一種糊塗,一種可憐巴巴的“孩子氣”。
不是嗎?既然把汙水潑在別人身心意味著傷害無辜,既然自殘式的“踢石頭”隻會白白地傷害自己,那麼,當我們有苦惱有煩悶需要宣泄時,就理應“選擇”一種理智而道德的方式。
讓清涼的風把苦惱趕跑,讓奔騰的河水把苦悶衝走,讓優美的琴聲給你詩意,讓書中的樂趣送你安寧,遇事做到適當而又理智的宣泄、難道不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與智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