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煩惱、傷心、怨恨、憤怒的事情。如果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如果把不良情緒憋在心裏,進行感情壓抑和自我克製,往往會影響身心健康,早晚就會憋出病來。相反,如果你采取另外一種態度,在不危害社會、不影響他人和家庭的情況下,適當地把心中的怒氣宣泄一下,把“氣”放出來,就非常有利於自己的心態調整,有益於身心健康。
據有關資料介紹,這種辦法有利於情緒得到很好的調整,還能夠有效地降低人們的發病率,從而提高勞動效率。這裏所謂的“出氣”,實際上就是一種宣泄。
有幅漫畫:一位總經理模樣的人正在訓斥一名職員,職員無奈,便轉而訓斥他的下屬,下屬挺火,回家後居然莫名其妙地把氣撒在妻子身上,妻子氣極,便把委屈一股腦兒發泄在兒子身上,打了兒子一個耳光,兒子惱怒之下,居然飛起一腳踢向小狗,小狗疼得亂躥,發瘋似的衝出門亂咬,結果正好咬著從這兒路過的總經理。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這裏的職員訓斥下屬,下屬訓斥妻子,妻子打兒子,兒子踢了小狗,便是本文所說的“宣泄”。
怒氣是千萬不能長期地積壓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適度宣泄能夠減輕或消除心理或精神上的疲勞,把怒氣發泄出來比讓它積在心裏要好得多,這樣做能夠使你變得更加輕鬆愉快。但願你能夠把握好宣泄的分寸,學會保持心理平衡的技巧。
適度的情緒發泄也就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能夠淨化周圍的空氣,傾吐胸中的抑鬱和苦衷,能緩解緊張情緒。發泄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各種對話、民主生活會等發表意見,也可找知己談心或找心理醫生谘詢或通過寫文章;寫信來表達情感。如不能奏效,幹脆痛哭一場,哭是宣泄情緒的一種好方法。孩子遇到了傷心事,常常一哭了事。成年人,特別是男人,多以“男兒有淚不輕彈”自居,強忍悲痛而不流出眼淚。據有關資料表明,這種悲而不哭的情緒同男子患冠心病、胃潰瘍、癌症比女人的高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悲傷與恐懼等消極情緒會使體內肽和激素含量過高而危害健康,而眼淚能幫助排泄一部分與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
如何“宣泄”,可謂是一門學問。這裏介紹一些適度“宣泄”的方法,你不妨一試:
在生氣之後,可利用你手中的筆,把這件事的發生經過全部記錄下來,盡情地一“書”而就,或者寫一封言詞尖銳的書信,將對方痛罵一通。然而你必須要記住,這種“信”盡管這樣隨意書寫,但是不可以寄發出去。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就經常用此種方法來宣泄其心中的怒氣,他在外邊受了別人的氣,回到家裏之後就寫出一封痛罵對方的書信。家人在第二天要為他寄發這封“信”時,他卻不讓寄出去,其原因是:“寫信時,我已經出了氣,又何必把它寄出去,而惹是生非呢!”
同時還不妨痛哭一場。心理學家已經指出:痛哭也是一種自我心理的救護措施,能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泄和分流,痛哭之後心情自然就會比原來暢快許多。
發揮“道具”的作用。這裏所說的“道具”,就是能夠被用來排泄心中怒氣之物。日本有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很會讓職員盡情地“發泄”,他定做了一個與他身材同樣大小的橡膠塑像,讓對自己有意見的職員可以對這個形態逼真的塑像盡情拳打腳踢,等“宣泄”夠了,職員也消了氣,恢複了心理平衡。我們也可以借鑒此種方法,然而要切記的是不可隨意而發,要掌握好時間、場合和對象,否則將成為不正當的方法。
因此,每個人最好去認識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尋找出一個適當的宣泄方式,關鍵在於找準渠道。另外,體育鍛煉能增加人對外界的適應力與抵抗力,在運動的過程中,心理會逐步地得到調節,卻不知不覺中慢慢就疏導了自己心中的不愉快。
人生在世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不良的情緒,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調節的話,對身心都將會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所以,當一個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心理方麵受到委屈的時候,不要壓在心裏,而要向知心朋友和親人說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泄可以釋放積於內心的鬱悶,對於人的身心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當然,發泄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象、地點、場合,發泄的方法一定要適當,避免傷害其他人。
除此之外,寫文章也是一種有效的宣泄方法。下麵有這樣一個例子:
有一天,曾任美國陸軍部長的斯坦頓來到林肯家裏,生氣地對他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但是當斯坦頓把信折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一把叫住了他,問道:“你想幹什麼?”“寄出去呀。”這一問,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心中的怒氣,現在你應該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