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諾寡信語出《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意為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人,一定很少守信用。
“人無信不立”,做人信用第一,所謂“一諾千金”。別人有求於你,你能做到的當然要答應,做不到的,則要說明原委,千萬不能輕易承諾之後卻不當一回事。你不守信用,一次、兩次,等別人對你失望,甚至對你記恨,從此不再和你來往,那時再想挽救便遲了。而一個信用喪失的人,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要想做點什麼事情簡直難如上青天,不僅難以得到別人的幫助,更會招來一些人故意設置的障礙。
我們從小都聽過長輩講過“抱柱守信”的故事。古時候,有位年輕人和人相約在橋下。他等了許久也沒見到約會的人。一會兒河水上漲,漫過橋來,他為了守信,死死地抱住橋柱,一個心眼地等待著友人的到來。河水越漲越高,竟把他淹死了。這位年輕人抱柱而死的行為盡管有點迂腐,然而,那種“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卻是永遠值得人們敬佩的。
有許多諾言能否兌現得了,不隻是取決於主觀的努力,還有一個客觀條件的因素。有些照正常的情況是可以辦到的事,後來因為客觀條件起了變化,一時辦不到,這是常有的事。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誠信,不要輕易許諾,許諾時不要斬釘截鐵地拍胸脯,應留一定的餘地。當然,這種留有餘地是為了不使對方從希望的高峰墜入失望的深穀,而並不是給自己不努力找理由。
在與人交往時,我們常會聽見或說過那些並非出自本意的客套話,而人們對於這些社交辭令也往往不加重視。
比方說,當一群人在談論戲劇時,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我非常喜歡欣賞戲劇,尤其是刻畫現代人生活點滴的戲。”
“你真喜歡那樣的戲呀?真巧,我認識一位劇場經理,他們的劇場最近要推出你欣賞的戲種,這樣吧!改天我幫你要一張門票。”
這是極典型的雙方均不認真的社交會話。如果說這是約定,倒不如說它是談話時的潤滑劑。
如果有一天,當你與客戶談話談到海南的椰子很有名時,你說出此話的原因,當然不是在暗示他,你想要吃椰子,而隻是將名產列入話題罷了!因此,在聽到這位客戶說“正好下周我去海南,到時候我帶來兩隻送給你”後,你自然擺出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樣,回應“好啊!”實際上,你從未將此話當真。
但令你吃驚的是,一星期後你收到了這位客戶送來的椰子!你會驚訝,是因為料想不到在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老實憨厚的人。也許就是這一次,會讓你對這位客戶的印象非常良好。
所以,在交往中確實地履行自己所作的“改天我……”的承諾,必能打動對方的心。
然而,或許有人會認為自己與對方的態度不同,何必如此認真地履行承諾。不過,就因為對方的不當真,而你卻以認真的態度麵對所做的“約定”,這樣產生的效果才會更大。換言之,對方對你這種履行諾言的誠信行為,引發出的喜悅及讚賞會隨著吃驚程度而成正比增加。
認真地履行自己所作的“改天我……”的承諾,不管是進行感情投資,還是讓他人愉悅舒坦,都不失為一個妙策。
現代年輕人在麵對自己曾許下的諾言時,常以馬虎輕率的心態處理。
比如說,有人以為逢人便說“改天我們去吃個飯吧”或“改天我們去喝杯咖啡”是八麵玲瓏的做法。實際上,所得到的效果卻適得其反。
在表麵,對方也會因場麵的關係而應聲附和,但在私底下卻對你經常開支票,而且是不能兌現的空頭支票,會產生極大反感,對你的信賴更是逐漸降低。
曾子殺豬取信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曾參的妻子上街,兒子哭著要跟著去,妻子哄他說:“你在家裏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吃!”兒子信以為真,不哭鬧了。妻子從街市回家,隻見曾參正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趕上去說:“我剛才是哄孩子,你怎麼當真呢?”曾參嚴肅而認真地說:“那可不行,當父母的不能欺騙孩子。如果父母說話不算數,孩子小不懂事,就會跟著學,這樣就起了教孩子說假話騙人的作用,那就太不好了。”妻子為難地說:“那可怎麼是好?”曾參果斷地說:“就照你說的辦吧!這叫‘言必信,行必果’。”
有的人麵對別人的請求時,雖然心裏很想拒絕,但是覺得拒絕了對方,便是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或是擔心被指責為不講義氣,所以就違心地答應下來,隨後懊惱不已,因為不能夠去實現,往往失信;有的人好輕易許諾,以顯熱情,但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兌現諾言,往往失信;有的人事到臨頭或興奮時刻,慨然應允給別人某件物品,以示慷慨,可冷靜之後,又十分舍不得,後悔莫及,吝嗇占了上風,常常失信;有的人對於自己根本辦不到的事,也拍胸脯,打包票,事後總不能兌現,常常失信。他們往往不知道做人要以嚴格守信為先,不知道既然許諾他人,就要不惜一切地給予絕不能吝嗇,就要竭盡全力去實現而毫不動搖的道理,這樣做的後果往往使他人懷疑和不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