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看了詩詞的題目,發現果然如蕭瑞所說,縣試的詩詞並沒有什麼平仄方麵的要求,而且隻要押韻和扣題,五言、七言、絕句、律詩、詞、駢文或賦皆可。
詩詞的主題也很常見,花和春景兩個主題可以任選其一。
杜若想,由於古代和現代的教育理念不同,自己雖然是文學係的學生,詩詞水平卻不能跟同樣來參加縣試的其他考生相比。平時自己作首打油詩什麼的還行,但要是以自己作的詩來參加縣試,很可能無法考中童生。如今太師梁瑾對杜若和歐陽惠虎視眈眈,一旦杜若考不中童生,她和歐陽惠就必死無疑。
杜若歎了一口氣,想著現在除了抄襲他人的作品之外別無他法。作為文學係學生,杜若深知每一篇作品都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如果不是生死攸關,她也不願意抄襲他人的作品,可是眼下為了活命,她卻不得不這麼做。
杜若想,為了能順利獲得童生文位,還得抄襲一首名詩才好。
杜若是幸運的,她所穿越到的聖啟大陸正是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沒有李白,沒有杜甫,沒有白居易,沒有王昌齡,沒有杜牧,沒有李商隱,沒有王維,沒有孟浩然,沒有韓愈,沒有柳宗元,更沒有蘇軾,沒有柳永,沒有範仲淹,沒有歐陽修,沒有王安石,沒有李清照……
一首詩而已,選擇的範圍還是比較寬裕的,而且時間也還早,杜若便閉上了眼睛,利用《書典》開始慢慢尋找。
杜若想:“那個崔文傑不是認為女子隻配吟風弄月麼?我就遂了他的心願,以‘花’為題,來選擇一首適合的作品。”
考場外麵,縣令蕭懷遠、縣文院院君程昱和縣文院學政陸欣正在焦急地等待著。突然,程院君指著東方,說道:“開始了。”蕭懷遠和陸欣趕忙掉頭朝東方看去,隻見某一間考房的上空出現了一道透明無色的才氣,雖然不足一尺,但是因為是頭一道出現的才氣,也還是得到了三位大人的注意。
緊著著,隨著一名又一名的考生的詩詞完成,考房上空也出現了一道又一道的才氣。
不一會兒,三位大人一同轉身,看向崔文傑所在的考房,蕭縣令微笑著說道:“你們看,才氣穩固,一尺有餘,崔文傑詩成出縣啊。”程院君點頭道:“是啊,不愧是崔舉人多年培養的孫子啊。”
……
經過一番思量,杜若想到了眼下自己的處境,這時,一首名詩自然而然地浮現在了杜若的腦海之中。
杜若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落筆:
梅花
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梅花》。
詩成,才氣猶如火山爆發一般噴湧而出。
杜若立刻感覺到一股讓人覺得極為舒適的氣流從自己的腳底升起,一直衝擊到了頭頂的百彙穴。
“這是?”杜若有點不敢相信,這是才氣通百彙?所有的才氣慢慢彙集到了頭頂的百彙穴,然後流遍了杜若身體的每一處。
杜若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在西嶺縣城所受的傷正在疾速好轉,自己連夜苦讀的疲憊也煙消雲散了。
“這分明就是才氣浣體!每一次文位提升,都會經曆才通百彙,才氣比較多的人,更會引發才氣浣體。每一次才氣浣體,身體的各方麵都會有所加強,甚至壽命也會因此提高,所以,在聖啟大陸,眾聖可以活到兩百歲以上呢!對了,我在擁有文位之前就才氣通百彙,我豈不是成了聖前童生?”
取得童生文位之後,就要入聖廟膜拜眾聖,到時候會在眾聖的力量庇佑下,得以才氣通百彙,正式成為童生。
隻有少數天才能在正式成為童生之前得以才氣通百彙,就是所謂的“聖前童生”。
杜若詩成的同時,蕭縣令、程院君和陸學政三人同時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同看著杜若所在的方向。
蕭懷遠激動地說道:“杜若!”
陸學政說道:“才氣三尺三寸,這是鳴州之作!”
程院君說道:“不僅如此,杜若在成為童生之前得以才氣通百彙,她是‘聖前童生’!”
這時,三位大人突然麵色大變,驚叫道:“五常色!”
真的,杜若的才氣高三尺三寸有餘,與其他考生的無色才氣不同,杜若的才氣是水藍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