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語》一書之中,孔子提出了“三綱五常”的理論,所謂“五常”,指的是:仁、義、禮、智、信。“五常”分別對應著“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所以,擁有“五常”所指的五種高尚品德和才智學識之人的才氣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其中,“仁”屬木,對應綠色、青色、翠色;“義”屬火,對應紅色、紫色;“禮”屬金,對應白色、金色、銀色;“智”屬水,對應黑色、藍色、灰色;“信”屬土,對應黃色、茶色、褐色。
通常,擁有舉人以上學識的人注重某一方麵的修行,其才氣才會擁有“五常色”之一的顏色,有些德才謙備的天才,才會在做秀才時擁有“五常色”之一的顏色。
杜若剛剛成為聖前童生,她的才氣就擁有了“五常色”之一的藍色,這著實讓三位大人吃了一驚。
蕭縣令說道:“這真是太驚人了。我也是成為舉人之後才擁有了‘義’之聖道,才有了紅色的才氣,這孩子……難道將來要走‘智’之聖道?”
陸學政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他高興地指著杜若所在的方向,半天才說道:“我聖啟大陸三五年才能出一個聖前童生啊!尤其是我越國,自從鄧晗鄧大人之後,已經有數十年沒有出過聖前童生了!況且還是才氣擁有‘五常色’的聖前童生!”
程院君也激動地說道:“天佑我越國,天佑我人族啊!”
突然,有一人從天而降,飄飄然落在蕭懷遠、陸欣和程昱的身邊,說道:“如此人才,的卻難得,不過在下倒不認為我越國的聖前童生一定要走‘智’之聖道。”
蕭懷遠、陸欣和程昱三人趕忙回頭去看,隻見他們麵前站著一名男子,他三十多歲的年齡,麵如冠玉,眉目如畫,正是鄧晗鄧大學士。
蕭縣令驚喜地對鄧大學士拱手道:“您怎麼會突然來了呢?”
鄧晗指著陸學政開玩笑的說道:“他剛才不是叫我了麼?我是被他叫來的啊。”
說著,鄧晗、蕭懷遠、陸欣和程昱四人都笑了,鄧晗繼續說道:“其實我是奉宰相大人之命,來此相助劉都尉的。剛從驛館來到縣文院,連屁股都沒有坐熱,就看到擁有水色才氣的聖前童生詩成鳴州了,我怎麼能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呢?所以我就趕著來了。”
鄧晗大學士拍拍蕭懷遠的肩膀,問道:“說說看,這位詩成鳴州的聖前童生到底是哪家的博學公子啊?”
蕭懷遠答道:“她不是公子,她是西嶺縣縣令杜瓊之女啊。”
鄧晗聽了蕭懷遠的話,稍稍一愣,隨後問道:“就是隻身逃出西嶺縣城,又被半聖親自允許參加縣試的那名女子?”
“正是。”
蕭懷遠想了想,問道:“鄧大學士剛才說此女將來未必會走‘智’之聖道,言下之意是此女有五常兼修的可能性?”
鄧晗笑道:“一般過早擁有‘五常色’的天才很有可能做到兼修,甚至可以做到五常皆備。”
陸欣驚歎道:“這麼說來,如果悉心培養,杜若將來有可能獲得兩顆以上的文心了?”
鄧晗笑道:“正是如此。鄧某真想去看看那位與眾不同的杜小姐啊,可是我還有公務,唉,看來隻能改日再見了。”
*****
鈴蘭曰:
各位讀者朋友們注意啦!
《若修儒道》中提到的“五常色”可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之一哦!隨著情節的發展,許多事情會圍繞著五常和五常色而展開,請大家期待哦!
另外,鈴蘭選了王安石老先生的《梅花》來幫助女主獲得童生文位。以後《若修儒道》之中出現的詩詞也會越來越多,但是鈴蘭不是無節操的抄襲者,隻是因為小說情節需要,才在文中使用這些朗朗上口的名篇佳作。
對於古詩詞的原作者,鈴蘭心裏是很尊重的,要不也不會寫《若修儒道》這樣的作品了。
鈴蘭承認自己能力有限,無法作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詩詞,作兩首打油詩啥的,已經是鈴蘭真實水平的極限了……所以隻好本著尊重原作者的前提之下,把前人的作品拿來使用。
鈴蘭不是矯情的小白花,這是鈴蘭的真心話,希望喜歡《若修儒道》的朋友們不要因為鈴蘭使用古代文豪的佳作而介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