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頭不高,身材微胖,鼻梁上架一副眼鏡,穿著樸實,打扮普通。他就是多次獲國家級大獎的杜仲專家、武陵高等專科學校生物資源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孫波。
孫波是四川達縣人,出身於軍人家庭。過世的父親孫光陽曾是位少將,母親許貴榮參加過東北抗日聯軍,家中九姊妹唯獨他未進過軍營。孫波1980年高考落榜後被蘭州軍區錄取,他沒去。一心想讀書深造的他在達縣市場管理委員會邊工邊讀,經過一年努力終於考上雲南林學院(現名西南林學院)經濟林產品加工專業。由於他品學兼優,畢業後被分配到西北林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在工作後的九年中,他主持參加的科研項目有五項獲得國家專利,獲四個國家級大獎。
孫波主持的西林一號水果保鮮的研治與推廣技術,1994年被國家評為百項重點推廣項目,並獲國家科委舉辦的首界楊陵科技進步後稷金像獎;五角楓的綜合利用和加工技術,獲陝西省第三屆技術交流成果博覽會金獎;沙棘藥用油生產工藝的研究成果在1988年國際博覽會上獲金質獎章;從磨芋中提取葡甘聚糖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同時孫波還進行了杜仲研究,主要是對杜仲生物製品的研究,推出杜仲係列產品:杜仲速溶茶、杜仲口服液等。他研製的杜仲天然營養品技術成果獲陝西省第三屆技術成果交易洽談會金獎。也就是從那時起,孫波和杜仲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4年元月,孫波調到煙台科技工業院負責生物工程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把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如海洋生物盾性碘,海藻多糖的生產運用等。1995年11月調到武陵高專任教。
早在1992年10月,孫波在桂林開會的時候,與會的原武陵高專校長張文緒慧眼識英才,向他發出了邀請。當時日本正要給武陵高專捐贈一套先進科研設備,而高專又缺乏能使用這套設備的高科技人員。會後,孫波專程到武陵高專看了設備清單,他動了心。但最終促使孫波到張家界來的,還是1993年5月,他再次來到武陵高專,親眼見到了日本捐贈的那套設備,它的先進和齊全,在全國是一流的。對一個科研人員來說,誰擁有先進設備就等於擁有了科研成果。孫波認為,對他來說,最能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地方就是實研室。於是孫波婉言謝絕了煙台海洋研究所的高薪聘請,來到武陵高專潛心研究杜仲開發。
孫波沒有人們想象的書呆子氣,而是比常人多了幾分睿智和健談,一談起杜仲他就如數家珍。
現在,孫波正著手杜仲藥用成份提取生產新工藝的研究。杜仲有降壓、治腰酸腿痛、益肝強身等功效。我國的傳統習慣是將杜仲皮入藥,但實驗表明杜仲葉同杜仲皮的藥用成份一樣,而杜仲葉所含藥用成份高於杜仲皮。從杜仲中提取的藥用成份經濟價值很高。全國生產這種藥用成份的有三個廠家,主銷日本、韓國,僅去年一年就出口200噸,創彙4000萬元。過去杜仲藥用成份的提取率隻有百分之九。孫波用杜仲葉反複試驗,將提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六。目前,張家界藥廠利用他的提取技術進行生產試驗已獲得成功,不久將進行大批量生產。
同時,孫波在杜仲綠原酸生產工藝研究方麵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綠原酸是製作清熱解毒藥物的主要原料,世界上大多從金銀花中提取,而我國沒有進行工業化生產,主要從美國進口,價值昂貴,每公斤9萬元,而杜仲中綠原酸含量達百分之五,因而從杜仲中提取綠原酸已被列為省屬重點攻關課題:張家界市科委對該課題非常重視,撥給孫波1萬元科研費。現在,孫波研製出的綠原酸純度已接近百分之六十,可作片劑、膠囊。綠原酸作針劑的純度要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孫波自信地說,目前技術上的難關已基本上不存在,預計明年上半年能達到這個純度。
張家界市是杜仲之鄉,全市杜仲僅慈利縣就達40多萬畝。全國的杜仲產量更多,仁仲的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目前,匡家農業部已專門成立了杜仲開發研究中心,孫波是這個中心的理事,他研究的杜仲開發成果,在全國已處於領先的地位。
俗話說: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孫波一談起他的妻子和女兒,幸福就寫在了臉上。他的妻子楊曉燕以前在煙台生物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但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她舍棄了大城市的繁華和舒適,毅然跟丈夫來到偏遠的武陵山區,協助他從事杜仲的開發研究。
剛過而立之年的孫波躊躇滿誌。他有一句屬於自己的格言:做人當為人中傑。在杜仲研究的科研王國裏,孫波正用自己的才智和勤奮,書寫著一個傑出的科研者的人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