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愛情,曾有多少淒惋動人的故事啊。在川東南的黔江縣馮家壩鎮采風,我便聽說了這樣一位貞婦的故事。
屈指算來,是70年前的一個秋天,一對新婚才3個月的夫婦,在這個鎮的臨近阿蓬江的一棵大桂花樹下依依不舍地分別了!年輕的新郎戴著博士帽,穿著一身青布長袍馬褂。年輕的新娘穿著蘭絲綢衣褲,一束秀發還紮著紅線繩,新郎上船過阿蓬江走了,新娘還倚在江邊的桂花樹下,久久地朝著丈夫遠去的路上凝望著……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新娘萬萬沒有料到,丈夫這一去,竟會成永久的訣別,而她這位如花似玉的新娘,卻從此一直在家等著盼著,直到從紅顏俏麗的少婦,變成滿頭白發的老太婆……
這位守了一輩子活寡的女人有個俏麗的名字:冉啟秀,原是黔江縣濯水壩鄉的一位農家女,那位新郎本名萬詩楷,即是後來赫赫有名的紅三軍政委萬濤。
原來,萬濤自新婚別離後不久,即開始了職業革命家的生涯。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以後,萬濤受中央派遣,到湖北指導農民運動,他與周逸群一道,首先在宜昌恢複了鄂西特委,接著又參與創建了湘鄂西革命武裝和根據地。鄂西特委改為湘鄂西特委後,萬濤當選為特委副書記。1931年6月,湘鄂西臨時特委成立以後,萬濤當選省委常委,相繼兼任組織部長陽宣傳部長。9月,萬濤奉命率九師到潛江一帶打遊擊並設法尋找紅三軍主力。不久,九師與紅三軍主力部隊會師,萬濤接任鄧中夏當了紅三軍政委,與軍長賀龍一起並肩戰鬥了一段時期。後來紅三軍回到洪湖,萬濤被夏曦以“帶九師遠離根據地,未執行主要任務”為由而撤銷了政委之職。1932年1月湘鄂西省委四次代表大會,萬濤受到不公正的批判。5月,洪湖大肅反開始以後,萬濤又被扣上“反革命高級坐探”,“改組派首領”等帽子,最後被錯殺於洪湖根據地的監利縣周老咀,時年僅28歲,萬濤死後,冉啟秀在家卻一直未得音訊,她隻知丈夫離家是跟共產黨鬧革命去了,而丈夫究竟在何處革命,幹了些什麼活動,她卻一概不知,但她心裏卻堅信:總有一天,丈夫會回到家來看她!然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過去了,丈夫始終沒有回來,甚至連一絲音訊都沒有。許多人勸她改嫁,冉啟秀卻毫無二心,長年累月的侍奉公婆。由於萬詩楷(萬濤)是獨子,其父母的贍養都落到了這位堅強的女人身上,好在萬家經商有方,家產足夠生活有餘。
1933年底,處於艱難環境中的紅三軍,在賀龍的帶領下,由黔江去攻打彭水縣城。當紅軍在阿蓬江過江時,冉啟秀曾興奮了一陣子。她曾聞說丈夫在洪湖一帶有過革命活動。以為丈夫也許就在這支從洪湖轉戰而來的紅軍中,她到阿蓬江邊,詢問過路的紅軍,卻沒有人知道,或許即使知道萬濤就是萬詩楷,也不會有人將真相告訴她嗬!
轉眼又是10多年過去,全國解放了,萬詩楷卻依然沒有消息,冉啟秀受出身牽連,被劃為地主分子,從此被管製勞動生產,並被趕出原住的萬家老屋,生產隊給了她一間破舊的土牆房住。在其後漫長的幾十個春秋裏,冉啟秀嚐盡了人世的辛酸:她被強製背沙、挑土、砍柴割穀、拾糞,幹過許許多多不適合女人的重活髒活……
直到80年代初的一天,幾位當年曾和萬濤一道戰鬥幸存下來的老戰友,為尋訪萬濤家鄉來到黔江,並輾轉找到了冉啟秀,冉啟秀拿了一張保存了幾十年的萬詩楷的照片核對,人們才知道萬詩楷就是萬濤,而冉啟秀也才得知自己的丈夫早在洪湖革命時就已被害。
冉啟秀和萬濤的關係被證實了,這位守了一輩子活寡的貞婦終於獲得了烈士家屬的禮遇:每月生活費有了保障,當地政府還為她修了一棟新房。1987年,湘鄂西革命紀念館落成典禮時,她被應邀到洪湖與賀龍夫人薛明相會,兩位老人激動地作了暢談。
冉啟秀,這位對烈士丈夫忠貞不渝的女子,在她鬢發如雪的晚年,終於過上了幾年好日子。去年7月,這位活了90高齡的烈士貞婦已瞑目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