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欣欣越想越生氣,擔心同事們看到了會有想法,擔心老板會因此覺得她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到了上班時間,她忐忑不安地走進辦公室,心煩意亂的她拿錯了同事的文件,給老板倒水時濺了滿桌子的水漬,慌亂中又打壞了公司的電話……
蔣欣欣就這樣冒冒失失地度過了上班的第一天。下班的時候,想想自己一天亂糟糟的表現,她恨恨地說道:“都怪這可恨的牛奶汙漬。”
計較是一塊吸引煩惱的磁鐵。如果你對凡事都計較,就難免煩惱重重。想要擺脫煩惱,不妨把這塊磁鐵扔掉!如果我們對世間的一切,不去羨慕、不去比較,幸福快樂自然常伴左右。大家倘若在家庭中、團體內、社會上能建立“不與別人計較”的觀念,甚至希望別人比自己更好,對方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即能轉煩惱為菩提。
6做一個學會原諒別人的人
當別人傷害了你,你不能原諒,而是反過來怨恨他,以致使得自己精疲力竭、未老先衰,這難道不是在別人傷害你的基礎上又加大了對自己的懲罰嗎?有位哲人曾經教導我們:“懷著愛心吃青蘋果比帶著憤怒吃海鮮強得多。” 放不下隻能使你變成一隻蠶,用厚重的煩惱絲把自己層層捆縛起來。
在一座寺廟裏,有一位金代禪師,他非常喜歡蘭花。禪師在這個廟裏修行了很多年,也種了很多名貴的蘭花。
在每天講經說法之餘,金代禪師總是非常認真地照顧他的蘭花,愛之如命,誰都不許摘一朵。一天,金代禪師有事外出,就交代弟子們一定要好好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小徒弟在澆水時,不小心把蘭花架絆倒了,頓時,許多名貴的蘭花全部跌在地上,花盆支離破碎,花葉也都折斷了。徒弟們聞聲而來,看到這一幕都想:這回完了,師父回來,看到這番景象,不知道要多生氣呢!小徒弟也嚇得哭起來。
等金代禪師回來後,碰倒蘭花架的小徒弟立刻跪在師父麵前,哭訴了事情的原委,請求師父原諒、責罰。令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金代禪師竟然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安慰小徒弟,讓他不要難過,不要太放在心上。
弟子們都感到十分奇怪,就一起去問師父,平時他們碰一下都不可以,可是現在花盆全部打爛了,他卻沒生氣,也沒有責備那個小徒弟,這是為什麼呢?
金代禪師笑笑說:“我栽種蘭花是為了用香花供佛,同時也能夠讓寺院變得更加美麗,讓在這裏修行的人感到溫馨安寧,讓來上香的人們感到快樂。如果因為損失了這些花我就大發脾氣,責罰弟子,那不就失去了我當初栽花的本意了嗎?”
曾經有人將憎恨的行為比喻為“將一條毒蛇擁抱在胸前”。惡意的感覺終將化膿潰爛,而且會讓你生病。為了保持一個健康的心靈和體魄,為了不讓過去的傷痛傷害到今天和未來的你,學著去原諒吧!
有一句話說:“不能生氣的是傻瓜,而不去生氣的人是智者。”如果放不下仇恨的石頭,人就不會快樂,隻會淹沒在對過去的懊悔、痛苦和對未來的恐懼、憂慮與煩惱之中,人的心也永遠沒有喘息的機會。也許我們不能像聖人般去愛我們的仇人,可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和快樂,我們至少要原諒他們,忘記他們。
芹子這些年來一直生活在憤怒、仇恨、痛苦、沮喪之中。芹子和男友相戀多年,情投意合,每當談起男友總是眉飛色舞,滿足之情溢於言表。就在即將步入結婚殿堂的當口,芹子的同學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現了,這個變故給芹子帶來了致命的打擊。男友與同學結婚的那天,芹子被徹底擊垮,她在床上一病就是大半年,後經多方醫治才勉強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此後,不管芹子處在何種歡樂、喜慶的氛圍中,即便正開懷大笑,隻要同學一出現,芹子就會渾身顫抖,臉色蒼白,臉上寫滿了憤怒的表情,鋼刀般的眼神似乎要把同學大卸八塊方解心頭之恨。同學離開後,芹子變得異常沮喪,眼神一片茫然。 “我該怎麼辦啊?”
“你應該嚐試忘掉過去,更應該學會原諒別人。”朋友說,“都說時間是醫治傷痛的最好良藥,可是時間並沒有醫治好你的傷痛,那是因為你的心裏裝滿了憤怒和仇恨。這種東西在你的心裏生根發芽,並且枝繁葉茂,占滿了你心中的每個角落,你的心裏當然就裝不下別的。如果你原諒了她,你的心裏就沒有了這種東西,取而代之的是快樂相伴,那時的你才會感到生活充滿陽光,盛開的鮮花竟是如此燦爛,你還會感到沮喪嗎?原諒別人就是快樂自己,為什麼不呢?”
仇恨他人,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也是對自己最大的懲罰。那麼我們又何必懲罰自己呢?無論多大的怨恨都對事情的解決無濟於事,而且還不斷地傷害著自己脆弱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