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1)(1 / 3)

跨越“自我需要的台階”

什麼因素決定了一個人對自己的設計?政治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統統糾結、交錯在一起,共同參與了決定。每一次對自己的重大設計,無一例外都是上述諸因素“合力”的結果。設計自己的動因是什麼?主要有需求動因、興趣動因、愛好動因、責任感動因、壓力動因、理想動因、機遇動因、情感動因等,人們設計自己,一般受一種動因的製約,但有時也會出現幾種動因共同發生作用的情形。上述因素和動因歸納和綜合起來,就是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就主觀因素而言,主要又是需要因素或者是需求動因。

所謂需要,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缺乏某種東西在人腦中的反映,它是一種主觀狀態,也是客觀需求的反映。形成需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個體感到缺乏什麼東西,有不足之感;

二是個體期望得到什麼東西,有求足之感。需要就是這兩種狀態形成的一種心理現象。從需要出發,人類從事著各項社會活動,而且,隨著原有需求得到滿足,新的需求又在不斷產生。如此循環往複,以至無窮,這就是人類的曆史。因此,可以說,需要是個體進行自己設計的主要的、最基本的因素和動因。

需要可以分為物質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也可以分為生理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社會需要被個人所接受,也就轉化成為個人的需要)。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等級,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為:生理的需要,如食品、水、性欲;安全的需要,如保護自己免受冷熱、機械、水、火災害等;歸屬和愛的需要,包括為人愛戴、為人接受、友誼歸屬、愛情等;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社會尊重等;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一種強烈要求發揮自己潛力和創造力的需要。

其中生理、安全和愛的需要是屬於人的本能的需要,是較低級的。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屬於社會性需要,是高級的需要。人對需要的滿足就是在攀登這五個階梯。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一般地呈現出前麵所列的那種順序,也就是說人隻有滿足了吃飯喝水的生理需要,才能產生確保安全的需要;有了安全感後歸屬和愛的需要才會出現。也就是按照“需要層級”逐步上升,最後達到發揮潛力和創造力的需要。

但是,馬斯洛還提醒人們不要過於拘泥地理解諸需要的順序。決不能以為隻有當人們對食物的欲望得到了完全的滿足,才會出現對安全的需要,或者隻有充分滿足了對安全的需要後,才會滋生出對愛的需要。也就是說,個人的需要結構不是陡直的間斷的階梯,每一低級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地滿足後,下一高級的需要才出現。它具有波浪式前進的性質,可以跨越“需要層級”而踴躍上升。例如張海迪是一個高位截癱者,她胸部以下失去知覺,生活不能自理。她的許多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也沒有獲得安全和尊重,但她卻踴躍上了“需要層級”的最高階——發掘潛力和創造力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自學了日語、英語、德語和世界語,創作並翻譯了數十萬字的小說和資料。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也可以說是一種動機結構理論,而需要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無所謂絕對的滿足,有時低級需要滿足水平不高,仍可以有較高的動機水平。反之,有時高級需要滿足條件良好,仍可以滯留一個較低的動機水平上。因此,在自身設計時,要通過自身的主觀努力,盡可能向較高的層級跨越。需要不同,動機就會千差萬別。馬克思在青年時代指出:“如果一個人隻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瘕的偉大人物。”

自己是自己命運的創造師

創造性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隻要對你生活的周圍進行觀察,就會發現:對大多數選擇了過安逸生活的人而言,他們很難理解還會有其它的生活道路供他們選擇。相比較而言,那些不停地去豐富生活,探求生活奧秘的人是生活的探險者,他們不願意過一種有安全感和缺乏思考的生活。

我們中的多數人屬於這兩個極端的中間,每天拚命去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與此同時,我們也盡可能地接觸新的知識,嚐試新的體驗。隻不過在常規和創新之間的戰鬥,常規往往是勝者。現實的重壓,習慣的勢力,害怕冒險和失敗,社會從眾的影響以及他人的期望,所有這一切力量結合在一起,把我們固定在了刻板的行為模式之中,撲滅了我們創造性的火焰。然而,如果我們向這些力量屈服,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有一名言說:“每一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創造師。”你通過你每天作的許多選擇,創造你自己和你的命運,塑造你的個性,就象一位雕塑家通過一刀一斧,慢慢地使其手裏的泥土成為藝術品一樣。你每天所作的選擇在受你的思想的指導,為了把這些思想變成活生生的、有創造性的觀點和想法,你必須激勵自己。你的思考越有創造性,你的觀點和想法就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強,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