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讓生活永遠充滿歡樂(1)(1 / 3)

新哲學教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比現在最幸福的人還要幸福。我們的生活還可以比現在更加富裕,更加愉快,更加輝煌!

你是否經曆過某個你希望永遠持續下去的時刻?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慣常的幸福狀態和滿足狀態將勝過你曾經經曆過的最幸福,最愉快的那一刻!

《大西洋月刊》中有一篇名為《現實中的二十分鍾》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做過外科手術之後在醫院康複期間曾經有過的一種感受。

那是3月中的一天,天上陰雲密布。在這位恢複期病人的周圍並沒有發生任何令人異常激動和興奮的事情,但是他仍然覺得自己好像被轉送到了一個到處都充滿陽光、幸福和快樂的新世界。“我無法說出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奇妙的變化,”他說。“我沒有看到任何新事物,但是我發現所有平常的東西都奇跡般地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光線——我相信這是它們真正的光線。我第一次發現生活中處處是如此美麗,如此讓人愉快,簡直無法言表。每一個人都在穿過那個走廊,每一隻在飛的麻雀和每一個在風中搖曳的樹枝都成了這個完整的美不勝收的畫卷的一部分!在那些美妙的時刻,我愛上了麵前的每一個生命——在風中搖擺的樹,在空中飛翔的小鳥,以及那些來來往往的護士和實習醫生。沒有一個有生命的事物不是奇跡。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奇跡。我的整個身心都處在一種極度興奮的狀態中。”

假如一個人能夠在充滿幸福和美麗的世界上生活20分鍾,那麼難道不可以將這個時間延長——一直在這樣的世界上生活下去嗎?

我們都在尋找這個令人愉快的世界,但是就方法來說,我們大多數人都與故事中尋找這個世界的那個小男孩沒有什麼區別。

從前,有一個窮苦的小男孩——這個古老的故事如此講道——居住在山頂上一個受日曬雨淋的小木屋中。他是一個喜愛空想的孩子。每逢傍晚太陽就要落山的時候,他都會坐在門前台階上,朝著山穀所在的方向朝下看,對著一座美麗的房子發呆。那座房子上安裝著用黃金做成的窗戶,遙遙望去,在山穀的盡頭閃閃發光。

他對周圍環境的糟糕極度不滿。看著山穀中那座他從來都沒有去過的房子,他感到極為不快。“唉,”他經常歎息說,“我的這間小屋是多麼可憐,多麼令人痛苦的一個家啊!假如能夠住進那座漂亮的裝有金窗戶的房子,我該是多麼幸福啊!”

一天傍晚,當金窗戶——此時看上去比任何時候都更美麗——似乎又在示意他前往時,這個男孩便下定了去拜訪那座漂亮房子的決心。於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發了。盡管路上滿是塵土,而且又是烈日當空,但是這位小旅行者仍然繼續跋涉。最後,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經到達了山穀的另一側。然而,他先前從山頂上看到的那座漂亮的房子現在變得怎麼樣了呢?立在那裏,他看到的隻是一座年久失修因而搖搖欲墜的穀倉。美麗的窗戶怎麼樣了呢?哎呀,它們根本就不是什麼黃金,隻不過普通的玻璃而已,而且還又髒又爛。

小男孩此時感到既渴又累,背靠著那個廢棄的穀倉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傷心地哭了起來。然後,他慢慢地將頭抬起來,朝著山穀的另一側望過去。透過漣漣的淚水,他看到了一個模糊的發光的小點——山頂上他自己的那個小木屋!瞧,它的窗戶,在夕陽的照耀下,不就是一塊發出耀眼光芒的金子嗎?

我們成年人與這個小男孩是多麼的類似啊!遠方的房子總是在吸引我們。幸福美滿的生活,在我們那雙渴盼的不知滿足的雙眼看來,總是位於另外一個遙遠的時空,既不在我們所處的地方,也不在我們所做的工作中。我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進入漂亮的房子,但不是今天。我們期望自己未來能夠借助於某種魔法、金錢或者用錢可以買到的東西,從而找到幸福。但是,任何人也沒有到過從遠方向其招手的那座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