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美國地方政府的預算(3 / 3)

第五,好事者們在聽取了部落居民的意見之後,回過頭來與瓶管們商量。在這種時候,瓶管們的職業和技術方麵的意見也會很重要的。比如,部落人口數量與警察的比例是有技術標準的,好事者們也不得不按照技術標準行事。至於買新驢還是繼續使用老驢呢?好事者們請眾瓶管重新看看是否必須要換,或者別都換而隻換其中的幾個。

第六,就瓶管們提交的、修改過的預算,再次進行了聽證會。部落居民中還是有人不同意,並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建議。

第七,好事者們正式開會,投票表決通過瓶管們的預算。那些來看好事者們投票的眾部落人,有的鼓掌,有的搖頭。

最後的預算是,保留消防服務,但減少一名負責消防的瓶管,將他調到治安那邊,然後少買兩條新驢。這是一個典型的“妥協”方案。

這一節較為枯燥,但很重要。

大家在看上麵的例子時,是否注意到預算製定、批準的過程?雖然是用燒餅、毛驢來調侃,但過程卻是真實的。在這個嚴肅版本的預算製定過程中,我們著重看看市政府的工作人員是如何提出預算草案的。在這個真實的例子中,我們就不再重複強調其過程了。

瓶管的預算(嚴肅版)

道納斯格羅夫市信息部負責整個市政府的信息係統,包括所有的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所有的數據。這可是一個龐大的係統。除了內部的網絡之外,還包括與縣、州的警方數據庫和聯邦調查局的國家數據銀行(FBI National Data Bank)。這個部門一共有職工10名。所以每年的預算就分為兩大部分——人和“物”。

(1)預算中職工的工資福利

預算中所謂“人”這部分,是指給這10名職工發放工資和其他福利的部分。由於美國地方政府不產生利潤(我們在第三章中對這個問題有重點介紹),所以無法將政府的收入與職工的工資福利掛鉤。那麼美國地方政府怎麼製定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呢?有兩個標準,一是看看市議會願意為職工支付多少,也可以被稱為“看著給”。二是與其他地方政府比較,看看人家支付的水平。這種辦法叫“比較工資福利”(Comparative Compensation)。

什麼叫作“看著給”?這就和買賣東西一樣,議會是買方,職工是賣方。由於政府的社會服務性,一般地講,政府職工的工資福利都不會太高。而且從議會的角度看呢,來到政府工作的人都應該有為社區服務的精神。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這種“共識”在近20年中有所改變。隨著一代年輕人漸漸進入地方政府的議會,將工作水平、知識水平與工資福利相聯係的觀點開始占上風。但是與私營工商企業相比較,政府的工資福利,尤其是工資,還是比較低。盡管如此,職工工資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議會如何對待自己的職工。這就是“看著給”的含義。因此,每年在預算製定的過程中,市政府的工作人員對工資福利問題,反倒不用太操心,操心也沒用。

比較工資福利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的道理還是暗含在政府運作不營利的這個原則之中的。政府不營利,那麼如何衡量職工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並以此為依據來製定工資福利呢?在這裏一套私營企業經營的辦法完全不適用,於是工資福利製定的標準就由在各個地方政府之間相互比較而產生了。用簡單的語句說,也就是看看其他政府機構是如何對待它們的職工的。

一般地講,當A市準備調整工資福利水平時,A市就會與B市、C市、D市、E市等等城市聯係,看看它們的工資福利水平,然後再來製定或者調整工資福利水平。其中,這些“可比”城市的挑選是根據它們社區的人口、總預算、土地麵積等指標進行的。

我們對政府預算中的人力部分就不過多的介紹了。

(2)預算中非人力部分

相比之下,為這個非人力部分作預算是比較困難的。

道納斯格羅夫市信息部一共管著24個服務器、400多台微機、69位警察每人的一台筆記本、各種類型的軟件、打印機,等等。每年為下一年度作的預算必須將各類軟件硬件的更新與購買都考慮到。在2006年8月開始為2007年度預算做準備時,有下列設備需要更新:

①40台專門供警方使用的鬆下牌筆記本電腦;

②200台微機;

③兩台備份服務器;

④為了改善市政府內網的質量,信息部還打算將與市政工程局之間的“T1”網絡線路升級為光纖。

為了製定預算,信息部必須將相關的價錢估算出來。怎麼估算?就拿那種特殊的筆記本電腦來說吧。那種筆記本是特殊用途的計算機,每台的購價約在5000~6000美元。光是40台這樣的筆記本就需要大約20萬美元。4年前的購價約為5400美元一台,今天價格有可能下降20%。故此,信息部就必須進行一項名為“邀請價格信息”(RFI:Request for Information)的征求價格信息的活動。這項活動有些像招標,但並不是真正的購買。各大銷售商也都願意參加政府的這種計劃,他們覺得對這項活動的參與能夠為以後打下基礎。實際上,信息部為上述四項購買都進行了“邀請價格信息”,並從各個大經銷商那得到了比較準確的價格估算。四項購買的總價格約為150萬美元。

簡單地說,信息部的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過市政CEO那一關,讓CEO相信這幾項開銷都很必要。到了議會審查的時候,那就更麻煩了。市長與其他議員們覺得按期更換計算機是對的,但是否需要花這麼多錢呢?大家還記得前文介紹過的那些各種委員會嗎?那些技術委員會的任務就是給議會提供“谘詢服務”。在審閱信息部的這幾項預算要求時,市議會指示“信息技術委員會”對信息部的要求進行複審。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道納斯格羅夫市的這個信息技術委員會的成員都是信息領域中的專業人士,這些人對計算機的性能和市場價格十分熟悉。

通過了市議會這一關,最後還要經由老百姓來發表意見。在一次“2007年預算聽證會”上,幾位居民站出來發言,批評市政府要花那麼多錢買計算機,而沒有錢增加警察的人數。在這種時候,市CEO出來為這幾項預算要求辯護。

我們在這裏以信息部的預算為例,是因為信息部的項目相對要簡單一些。可以設想,公共安全或者市政工程那些部門的預算就會更為複雜了。

新的財政年度開始的第一天,就開始了預算的控製階段。我們對預算控製就不做專門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