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主動出擊長驅直入(1)(2 / 3)

清朝雍正帝是一個隻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任何人的帝王,對手下的大臣,他采用特務政策,派人監視,防止他們的反叛。

有一年元旦,狀元王雲錦退朝,回到家中,與幾位朋友相約,玩一種叫做“葉子戲”的遊戲。大夥兒興高采烈,玩得十分痛快,玩幾局後,忽然失去了一葉牌,眾人都起身尋找,桌上桌下,幾乎找遍了房內各個角落都沒有找到,大家都覺得奇怪,找不到牌,也就算了。

元旦過去,王雲錦上朝見雍正帝,雍正帝問王雲錦:“元旦那天,你用什麼方法開心。”

王雲錦以實情相告,說自己和幾個朋友玩了“葉子戲”。

雍正帝笑著說:“好!你光明磊落,不花言巧語,很了不起,是真狀元啊,朕今天賞你一件東西!”說著遞過一個很精致的盒子。

王雲錦跪下謝恩,高呼萬歲,接過盒子。

“不要打開,回家再看吧。”雍正說。

王雲錦心懷疑慮,回到家中,急忙打開盒子,不看則罷,一看嚇出了一身冷汗,盒子中放著一葉牌,拿出元旦玩過的牌一對,正是丟失的那葉牌。

“好險哪!”王雲錦心中自歎,多虧今天講了實話,否則可就身首異處了。

這些事例說的就是韓非子所說的“挾知而問”、“倒言反事”等測臣之術。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卻故意假裝不知道;或者故意說錯話或者故意辦錯事,來考查群臣是否忠誠,是否懷有不軌之心。這些方法對現代的管理者們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厚黑哲理

前方道路情況不明,可能有蛇蠍隱伏,如果貿然踏過去,風險太大,通過“打草”或“投石”發出聲響,使其暴露自己的位置,這才是上上之策。

登高望遠

厚黑認為,管理者一定要懂得吸納人才,以備急需時差遣使用。古代的許多達官貴人喜歡收留門客,他們一般不介意門客的身份高低貴賤,就是這個道理。

孟嚐君是戰國時的齊國人,姓田名文,他的父親田嬰曾經當過十多年的齊國丞相,田嬰得封為靖郭君。田嬰為相十餘年,家裏財富無數,但他並不重視延攬人才,於是田文開始勸說做相國的父親田嬰了。

田文問父親田嬰:“兒子的兒子叫什麼呀?”

田嬰回答:“叫孫子。”

田文又問:“孫子的孫子叫什麼呀?”

田嬰回答:“叫玄孫。”

田文又問:“玄孫的玄孫叫什麼呀?”

田嬰說:“那我也不知道叫什麼了。”

於是田文說:“父親,你在齊國為相,已經經曆了威王、宣王、泯王三代,但隻見你的家財無比膨脹起來,卻不見齊國更加強大富足,父親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田嬰想了一下,說不知道。田文說:“父親,這就是因為你沒有盡量延攬人才的結果。父親連玄孫的玄孫叫什麼都不知道了,而國中的民眾那可是比玄孫的玄孫更多得多的大眾,你有足夠的財富可以養活他們,招攬他們,他們之中必定會有傑出的人才可以使齊國富強起來。”

田嬰反問道:“我養活那麼多的人,又怎樣去判斷誰是真正的人才,誰又不是呢?”

田文說:“父親,真要養人蓄士,就不管他是不是人才都要養起來。其實要判斷出他們究竟是不是人才也很容易,那隻看他們能不能完成某一件差事就行了。”

田嬰去世,田文繼任齊國丞相,得封孟嚐君。孟嚐君一當上丞相,馬上就實現自己的諾言:大養食客三千,卻從不要求他們做什麼事。

可是,孟嚐君在接見任何客人之時,都派人在屏風後麵暗暗做了記錄,對他家住哪裏,家裏還有哪些親戚朋友,有些什麼特長本領,以及有些什麼實際困難,都做了詳盡的記載。等客人告辭之後,孟嚐君會派人到他家裏去噓寒問暖,慰問留贈,使那客人備感溫馨。

對於所有的食客,孟嚐君是熟知他們的本領特長的,以便在需要時量才使用。而孟嚐君一生的成就,說到底就是得益於他善於掛著仁義道德的招牌來網羅“人才”,然後借助這些人才的力量來實現他的抱負。

事實上,越偉大的抱負越需要別人的幫忙,此即“唯有善借梯者方能登高望遠”。

厚黑哲理

如果管理者還沉迷在既往的個人英雄時代中,妄想靠一己之力縱橫天下,總有一天會死得很難看,而且死得莫名其妙!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強力反擊

日本的選舉戰可謂花樣百出。一種叫做“公共澡堂的議論”較為典型,就是由某候選人的助選員,組成幾個小集團,假裝去公共浴室洗澡,其實是為了對其競爭對手造謠中傷,其情節如下:幾個選員,佯裝在澡堂邂逅,隨意談到選舉。其中一個故作神秘地說道:“據說候選人A先生與情婦幽會,被他夫人當場抓獲。夫人氣回娘家去了!”這種手段雖然卑鄙卻是十分有效,到第二天,整個城市就有很多人在議論有關A候選人的桃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