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主動出擊長驅直入(2)(2 / 3)

當下屬對難以達到的目標失去幹勁時,領導者不需要降低目標,隻要將目標稍微加工一下,然後用誘導的口氣說:“如果這樣做的話,就很容易完成了。”這樣,達到的效果也是相同的。另外,把目標引向一致,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方法。一個團隊,戰鬥力是各種因素的體現,你能把大家的目標引向一致,是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來看下麵這個事例。

有一個人經營一家汽車買賣公司,他在開會時就常利用人的潛在心理,可以說他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心理誘導者。他在每一次會議開始時,先提出大綱,然後告訴職員們:“這是我的意見,剩下的就讓你們自己去討論了。”說完他就讓開會的職員們自己去討論,直到歸納出結論時,他才說:“那麼大家就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吧!”等他講完,會議就結束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下屬認為,事情似乎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他們會有一種成就感,而職員們歸納出來的結論,事實上是按照領導者所提出的大綱討論出來的。這種會議的技術,當然不是公司老板擁有的專利,任何人在會議上,都可以先提出自己的意見作為暗示,再征求對方的意見。如此一來,對方就會認為你和他的意見相同,而讚成你了。總而言之,就是事先提供前提信息,來引導對方改變態度,使目標達成一致。

厚黑哲理

愈是心底如白紙的人,愈容易被暗示所左右。這就是利用了人類心理的作用,即所謂的“前提暗示”。

對比效應

作為領導者,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對比,就可以使下屬欣然接受調職命令。當你必須告訴你的下屬,他已經被從總公司調到分公司時,你要怎樣說服他呢?如果他絕不答應時,你該怎麼辦呢?

在這時,假如你厚黑一點,能巧妙地運用心理操縱術,一定可以說服這個下屬:“其實,在上一次董事會上,我們就曾考慮過把你調到南部的分公司,但後來想想那邊實在太遠,對你來說太辛苦,所以最後決定還是把你調到離這邊近一點的中部分公司,怎麼樣?讓你換一個環境,也會有一些新鮮感。”對一個員工來說,把分公司的職務與總公司比較,任何人都不願接受,但如果再給他一個更差的做比較,他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隻要先將對方意識不到的前提掩藏起來,就可以使“對比效果”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說服工具。美國著名的口才研究家赫拉,就曾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

每年歲末,一些職業棒球選手就紛紛向球隊談論明年的薪水問題。因為在年度的交替期間,如果不將待遇問題談妥的話,到第二年就會麻煩不斷。

在調薪的談判會議上,那些百戰百勝的王牌選手,往往一口氣要求將年薪提高一倍。這時,如果你是球隊的負責人,應該如何去說服這個人呢?

首先應該清楚的一點就是,如果你對這個王牌選手說:“事實上,20萬對球隊來說並不是問題。”那麼,這項談判很可能就會破裂,雖然你堅持隻給10萬,但王牌選手一聽到你剛才的話,就一定會執意要20萬。

所以,根據潛在心理操縱術,你就必須用下麵的說法才能達到說服的目的。“以你的實力,要求20萬並不高,是很合理的價錢,但是我們球隊隻能付8萬,不過我想10萬還是值得考慮的,也許這件事你我都應該好好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