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管理者不管是管員工,搞外交,還是追女人,都要敢於提自己的苦難經曆,讓對方感到你既堅強又不簡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敬佩的目光也頻頻傳來了。
厚黑哲理
與別人把光輝曆史掛在嘴上相反,把自己的苦難曆史掛在嘴上,這才是厚黑領導的智慧所在。
對方認錯
厚黑認為,一件事情出了問題,管理者表麵上要承擔責任,實際上要想辦法把責任推給下屬員工,這樣管理者承擔的風險和壓力就會小得多。
比方說,在款待客戶的宴會上,有部屬酗酒,胡說八道,甚至連客戶也罵起來。待第二天清醒過來,部屬必然非常擔心上司會嚴厲斥責,甚至害怕因此被開除。在這種情況下,上司應該怎麼辦呢?倘若暴跳如雷,指著下屬的鼻子罵:“你這渾蛋!事情全讓你給弄糟了,老子非讓你卷鋪蓋走人不可!”麵對上司的怒顏,盡管部下自知理虧,但也會產生出“事情雖怪我,但你上司也太過分”的反感來。
人就是這樣,即使清楚錯誤完全在自己這邊,但卻本能地懷有不甘認錯的傾向,而一遇到別人的嚴厲指責、怒罵,就更容易強化這種傾向。作為管理者,當責罵部下或者轉嫁責任給部下時,就可以采取這種方法。
這樣你不但沒有達到讓部屬從心裏認錯的效果,而且還增加了部下的抵觸情緒。實際上沒有根治這個錯誤,隻是表麵上的偃旗息鼓,過幾天,這個部下也許又要興風作浪。因此,單方麵的無情指責並非上策,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這樣:上司先說,“昨晚的事,我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深感內疚……”聽上司這麼一說,部下馬上會說:“哪裏,您與此事無關係,一切錯誤在我!我立刻去客戶那裏登門謝罪!”部下會很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
可見,動用一些手段和技巧讓對方主動認錯,委實比嚴厲的斥責來得高明,效果也好得多。
厚黑哲理
管理者身份特殊,有時候為保證自己的位子,就得拉一個人出來墊背,“誘使對方認錯”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心理暗示
古語雲:“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思想目的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沒有辦法共同相謀,沒有辦法互相討論計劃一件事,隻好各走各的路。也就是說,人們隻有站在一個同樣或者相近的角度,才會有共同的目標,才可以合作去幹共同的事業。這對現代的企業管理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人類對於一件很難完成的工作缺乏幹勁,主要是由於人的潛在心理中沒有強烈的“達到欲望”。當我們即將完成某項工作時,內心會產生一種喜悅和滿足。“達到欲望”就是那種完成後喜悅的期待。所以,人類在遇到那些完成後無法嚐到喜悅的事情時,就會失去幹勁。反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但完成後的喜悅可以預想得到,那麼“達到欲望”就受到充分的刺激,人們就會有完成目標的意願。
當下屬看不到希望時,信心就會慢慢喪失,領導者這時就要采取一些心理暗示,告訴他們希望所在,讓大家看到路在腳下,這樣信心才會重新燃起。在利用這種心理作用時,最好是將目標縮小,這樣誘導對方更具功效。日本幕府時代的豐臣秀吉,是日本首推的擅長激發他人激情的專家,他最善於運用將目標縮小的技巧。
當年,豐臣秀吉所居住的城市的城牆,經曆了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破舊不堪,急需修補。該城的織田信長請他來幫忙。
豐臣秀吉首先將100個間隔的城牆分成50個小部分,然後給每個負責人分兩個間隔,並命令他們在三天之內將所負責的兩個城牆修補好。
如果從接受命令的人來看,等於是將100個間隔的城牆,突然減少到隻有兩個而已。原來聽到要修補100個間隔的城牆,就覺得很煩,現在突然減少到每個人做兩個,當然會使他們產生幹勁。因此,在他們夜以繼日地修補之下,城牆在三天內就修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