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主動出擊長驅直入(3)(1 / 3)

厚黑哲理

出現突發情況,領導務必要在摸準情況後當機立斷,即刻行動,先下手為強,這樣才能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

責罵技巧

作為老板,經常會遇到員工做錯事的時候,這時不禁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非要破口大罵,才略略消氣,之後又要想辦法,搞小動作,以免員工記恨。長此以往,老板和員工都會感到膩煩和不舒服,這就要求老板在責罵員工時,講究一定的技巧性。

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罵人的理論是:該生氣就要生氣,該責罵就要責罵,千萬不可矯揉造作,因為責罵是進步的原動力。

有一次,一位廠長做錯了事,鬆下不但暴跳如雷,而且破口大罵,他一邊痛罵,一邊拿著火鉗猛敲取暖的火爐,由於用力太猛,把火鉗都敲彎了。

鬆下把那根敲彎的火鉗遞給廠長說:“這根火鉗都是為了你才敲彎的,你可以回去了。不過在回去之前,要把火鉗弄直。”廠長如釋重負,急忙接過火鉗,努力把它扳直。當廠長挨完罵走出門口時,鬆下的秘書已等候著要送他回去。

秘書說:“老板怕你想不開而自殺,特地要我送你回去。”

秘書把廠長送回家後,還偷偷地交代廠長夫人:“廠長先生傷心過度,說不定會自殺,請整夜注意他的一舉一動。”

次日一大早,鬆下就打電話給廠長:“是廠長嗎?你是否還在意昨天的事呢?沒有嗎?那太好了!”

責罵部屬,每一個老板都會,難就難在收尾巴,不但要讓部屬知道你是愛之深,所以責之切,而且還要設計一個大台階,讓兩個人一起走下來。鬆下一看到部屬做錯事,馬上大發雷霆,可事後一定派人安慰一番,這一放一收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令手下員工佩服得五體投地。

厚黑哲理

罵人誰都會,而有本事的老板既罵了人又沒有壞結果,沒本事的老板罵過以後就要等著挨罵人報複了。

察言觀色

你與其他客戶接洽,要留意對方是否投入,看著對方的反應能力如何,然後進一步摸清對方的性格,投其所好。對方是老謀深算的,你也會藏而不露;對方是急性子的,你就增加熱烈氣氛;對方是樂天派的,你就幽默風趣;對方是麻木不仁的,你就多給他打幾“針”。總之,厚黑強調要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有很多人為了想讓初次見麵的人放鬆心情,往往會說個笑話。可是說了半天,對方仍無表情,使得講笑話的人尷尬無比。也許你本人就曾有過這個經驗,對方之所以會笑不出來,是因為他根本沒有心情聽你講這個笑話,或者他隻顧想自己的,並不曉得你在講笑話。遇到這種人,一般的攻心戰術根本行不通,一旦你不小心,掉入對方的陷阱之中,就更一蹶不振了!萬一再產生疑問:“我剛才那句話好像不太禮貌!”“完了,說錯話了!”這樣一來,本來想說的話更是一句也說不出來,這次的會麵就會以失敗告終。

這就是沒有充分了解對方、輕易下藥的弊端,結果對方“過敏”,覺得莫名其妙,不知你在搗什麼鬼,你也變得很尷尬,還沒有利用對方,對方已經毫無興趣,或者加固了防線。

為了不在初次見麵就陷進這樣的危機,必須在一開始就測量對方的“共鳴性”如何。心理學上所謂的“共鳴性”,就是去感覺別人心理世界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對方能否了解自己所說的意思,了解的程度有多少。這種“共鳴能力”與個性、教育、成長的環境、職業等雖也有關係,但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

想要辨別對方是否具有“共鳴能力”,可以講一個無關緊要的笑話,或是談談社會上新近發生的事就可以了。觀察對方是毫無反應,還是反應過於熱烈。凡此種種均可顯示出對方的常識水準是否可以與你溝通。當你測出對方的反應能力時,你就可以暗暗使力,悄悄打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