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虛實並用戰無不勝(1)(3 / 3)

其實,剖析人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發現人們有意或無意地會以信息的部分內容為中心,進而推論全體。對於想象力豐富的人,此種思維模式的傾向更為明顯,由於部分的真實,故使人確信整個情況都是事實。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教師,竟然也被簡單的詐騙術所蒙蔽,就在於他們習慣於這個思維模式所致。

醫生常常適時地利用“由部分推論全體”的思維邏輯。譬如:如果醫生將病人身患絕症的情況直言相告時,病人勢必精神崩潰,喪失生存的意誌、勇氣,假設醫生又接著說“其實這並不是很大的問題”,這時病人不僅放心不下,而且會陷入更大的不安。倘若醫生這樣說:“你有肝硬化的可能,但我將用最好的醫術把你治好。”這就仿佛已將真正病症說明,使患者相信自己的謊言,而願意接受治療。

因此,隻要運用得當,語言表情動作同時並用,也就“假作真時真亦假”,以假亂真,似真蓋假,就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作為一個老板,平常一些事情,巧妙運用“真假”互換術,也就大不一樣了,明明是同一行業中最艱苦的勞動,還要一本正經告誡員工:你在任何地方都得不到這麼多的鍛煉和操作,你學的東西要比其他地方的同行員工多很多。如此,員工也就甘願做個“苦行僧”,一心一意毫無怨言地“修行”。

厚黑哲理

善於管理的老板總是在“真”、“假”二字上大做文章,說哄就哄,說騙就騙,一點也不比那些走江湖耍貧嘴的人差。

給點暗示

當有人來公司進行質量檢查時,老板要提高警惕,嚴防員工說漏嘴,或者因操作違反規則而被當場發現。這個時候,老板就要做一些看得懂的暗示。比如老板用手指梳理頭發,就是表示“否定”的意思;老板雙手互握。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老板用手摸臉,就是要求員工像平時那樣操作生產;老板雙手反剪在背後,就是裝機器出故障或是謊稱修理員不在,等等。

這樣內外配合,上下齊心,保管萬無一失,即使找到一些小毛病也可以搪塞過去。當然,老板對員工不要有太繁雜深奧的要求,要盡量簡單化,要挑最常見最易懂的動作暗示給員工,不然你就曲高和寡,一個人累死累活。

有位牧師到教堂去傳道,他發現隻有一個牧童在場,牧童是臨時受雇來打掃教堂的。

牧師問牧童:“隻有你一個人,你說我要不要傳道呢?”

牧童說:“我不知道,但我不會因為欄裏隻有一頭牛,而不去照顧它,否則會挨主人罵的。”

牧師聽牧童這麼說,便繼續按原先的進度開始傳道。

牧師講完後,問牧童:“你聽懂了嗎?”

牧童回答:“一句都聽不懂。”

牧師歎氣道:“唉,真是對牛彈琴。”

牧童說:“我的責任是盡量滿足牛的需求,把牛照顧好,而不是一味把我喜歡的東西塞給它們,不管它們能不能接受。”

老板的要求太複雜離奇,就會偏離員工的承受力,達不到預期效果。實際上隻要牽住牛鼻子就行,根本用不著對牛彈那些高難的曲子。

厚黑哲理

給員工一些看得懂的暗示,老板平時要多訓練一些習慣性動作,讓員工心領神會,聽命隨機應變。

不露聲色

厚黑認為,不管你現在有錢還是沒錢,在與其他生意朋友聚在一起時,不要總是提起你過去怎麼發財,這樣有時候會帶來不好的後果。

一天晚上,一家公司的同事在一家餐廳吃飯,邊喝酒邊談笑,酒酣耳熱之際,話談得多了,聲音也提高了。

一位50多歲的漢子聲音最大,他不停地提到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下農村時各種驚險的經曆,其他的人也隨聲附和,沉溺在過去的回憶中,你一言我一語,場麵熱烈。突然,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大喝一聲:“不要再說了!”

大家都怔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半天,才有人打圓場,把那位話多的漢子勸走,再送那位年輕人回去。原來那位年輕人的父母都是在文革中死亡的,所以當別人興高采烈回憶起那時的“光榮史”時,對他來說,卻是一場痛苦的回憶。也許是酒喝得多了,借著酒精的力量才敢大聲製止別人繼續說下去。如果在平時相信他也隻能把痛苦埋在心裏,不能表露出來。

這樣講到自己得意的過去時,就觸到了別人不得意的過去:你過去發了財,別人過去還在窮要飯,甚至還在蹲監獄,你講到過去時眉飛色舞,別人已是痛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