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也同樣需要認識到,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既然有明顯的個性心裏,那麼也必然有普遍的共性心理。如果能針對人們的共性心理切入交際活動,就可以獲得滿意的交際效果。
1924年,克萊斯勒汽車成功地推出了一款新車型,前所未有地受到了大眾的喜愛。由於這款新車的暢銷,克萊斯勒公司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中的一員,一時間名聲大振。事實上,顧客的需求不但因人而異,即使是同一個人的需求也不可能一成不變。麵對這變幻莫測的需求,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創建者華爾德·克萊斯勒並沒有一籌莫展。他將人數眾多的銷售對象想象成一個具體的人,這個人身上集成了所有顧客的心理共性,也就是說,他是以一個具體的、典型的顧客為對象,然後綜合考慮這個典型顧客的客觀觀點、虛榮心、道德意識和習慣等一係列屬性來設計自己的汽車、決定自己的推銷方案的。華爾德·克萊斯勒從眾多的需求中尋找共同點,然後有意識地將這些共同點放大,從而製造出受大眾歡迎的汽車。
因此,人的心理需求雖然是變幻莫測的,但是其根本是基本相同的。隻要掌握了人類需求的共性,就有可能把握人們的心理,從而擊破他的心理防範。人們的共性心理有稱許心理、成就心理、自炫心理、自信心理、年輕心理、共趣心理、尊敬心理、好勝心理等,把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作為交際的切入點,是交際活動去的成功的捷徑。
1.讚揚法滿足人的"稱許心理"
人們都有一種顯示自己自我價值的需要。真誠的讚揚不僅能激發人們積極的心理情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還能使被讚揚者產生一種交往的衝動。
2.激勵法滿足人的"成就心理"
人們都希望做好自己喜愛的工作並取得令人稱道的成就,這種成就心理如果得到別人的激勵,就必定能引起他的感激心理和報償心理。
3.求教法滿足人的"自炫心理"
人們對於自己具備的技能都有一種引以為榮的心理,如果想同這些人結識相交,那采取求教法是最有效的切入方式。
4.欣賞法滿足人的"自信心理"
一個人往往對自己說崇拜的對象或采取的做法堅信不疑,有時寧願相信自己一向認定的事實,也不願接受來自他人的糾正。
5.降歲法滿足人的"年輕心理"
人們都希望在別人麵前表象更年輕,更具有青春活力。如果交際從滿足認得年輕心理切入,很快便能營造溫馨和諧的交際氛圍,為成功交際開啟一扇方便之門。
6.投合法滿足人的"共趣心理"
話不投機半句多,說不到一塊去就是沒有共同的興趣和愛好,很投緣就是情投意合。人們一般喜歡和那些與自己有"共同語言的人交往,而情趣相左的人交往則往往不大容易成功。那麼如果你希望交際成功,就可以從尋找共同情趣切入。
7.問候法滿足人的"尊敬心理"
在社會交往中,獲得尊重既是一個人名譽地位的顯示,也表明了他的德操、品性、學識、才華得到了認可。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年輕人、位尊者與位卑者都期望別人尊重自己,因此,那些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人們對他產生好感就在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主動問候就是最便捷、最簡單地表達一個人的敬意的交際行為。從問候切入交際活動,十有八九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8.退讓法滿足人的"好勝心理"
退一步海闊天空,人們往往有占得先機的好勝心理。如果此時,我們能夠主動退讓一步,滿足一下對方的好勝心理,那麼就給足了對方的麵子,對方的感激之情也會油然而生。
被尊重是人最本質的需要
人具有與動物基本相同的本性,如顯示欲、支配欲、自私自利欲、逐利欲、受尊重欲等等。在自私自利欲的驅動下,人是隻想獲得,不願付出的,這是先天固有的本性。但是,人還具有其它動物所沒有的人性,並能夠用人性適度約束本性。這是人與其它動物的最根本的區別。
人與人互動中,是能夠用人性適度約束本性的,並能夠互相滿足對方的受尊重欲的,這是人類的一種愛的交換,因此,隻有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才能適用"要得到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希望在人際交往中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
人的"尊重需求"是源自本性的需要,它包括了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自尊,體現為獨立自主,自信等。外部尊重是指人對自身社會地位和威信的渴望,希望獲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