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不就是隨從一記響亮的"馬屁"嗎?
"拍馬屁"一詞原本是說,人在騎馬前最好先拍撫一下馬的屁股,這樣馬才會溫順地讓人騎上去,否則,不僅騎不上馬,還會被摔下來。後來這個詞,就被引申為專門說奉承話。其實,愛聽奉承話,愛受讚美是人的天性。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鋼鐵大王卡內基,他們也都喜歡別人的恭維,有一位著名的作家愷雷曾經報導過:
"倘使有人稱讚他的家庭經濟,這位石油大王常會樂不可支,同時,他又喜歡聽別人說他對慈善事業和辦理學校是如何的熱心,當他聽到這類話時,他會馬上非常興奮;有一次,我讚美他向學校裏一群小孩子所發表的談話,他立刻感到高興極了。"
愷雷又說:"鋼鐵大王卡內基或洛克菲勒隻要你恭維他某一次的演說辭是怎樣的有益和怎樣的動人,就很容易引他回答平時不願回答的問題。"
他又說:"如對著卡內基或洛克菲勒讚美他們的商業領袖才能,是絕不會使他們發生興趣的,這些在他們聽來反而會覺得你沒有誠意。然而"家庭經濟"和"公開演說"卻是他們癖愛的虛榮點。"
如此大名鼎鼎的人物可以說是見多識廣之人,一般要請他做演講或出席一次會議,簡直八抬大轎都無法請來,但一席不要錢的吹捧卻能順利地解決問題。可見必要時,馬屁該拍就得拍。
3.巧接話茬兒說
有一個人任職某雜誌社編輯,他以善於邀約忙碌的名人為其雜誌寫稿而聞名。他並沒有特殊的求人技巧,但是對於對方所說的"我現在很忙,恐怕幫不上忙……"他卻有一套很管用的說辭應付。
"我當然知道你很忙,可是正因為你是個忙人,我才會要求你為敝雜誌寫稿。對於無事可做的人,我可不敢期待他們會有好作品出現。"使用這種方法真是萬無一失,每次都能達成預計的目的。
一般來說,當對方拒絕的理由非常清楚的時候,要打動他,是非常困難的事。尤其對方的理由是我們事先就知道,而不得不承認者,我們就更不敢啟齒拜托了。
這種人心理守備都相當堅固,如果我們拜托道:"請盡量設法好嗎?"這個說辭反而會使彼此的緊張感增強,也就更無法說服了。要使這種難攻的對象不得不答應,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前述那位編輯一樣,直接將對方拒絕的理由,轉變成誇獎對方的材料,成功的可能性必然大為增多。
巧用"得寸進尺"之術
在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上,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冠軍。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會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答道:憑智慧戰勝對手。當時,許多人都覺得這個偶然獲得冠軍的矮個子選手隻是在故弄玄虛罷了。眾所周知,馬拉鬆比賽拚的是體力和耐力,隻要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耐力就有可能奪冠,連爆發力和速度這些條件都在其次,更別說是用智慧戰勝對手了。
兩年後,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再次舉行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賽,再次奪得冠軍。於是記者們又請他談奪冠經驗。而山田本一的回答仍然是"用智慧戰勝對手"。這一次,記者並沒有在報紙上再挖苦他,然而對他所謂的"智慧"仍是迷惑不解。
十年後,謎底終於解開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說:每次比賽開始之前,我總要乘車將比賽線路仔細看一遍,並且將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記下來,例如第一個標誌是一間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色的房子……這樣一直記錄到賽程的終點。比賽時,我以跑百米的速度衝向第一個日標,然後再從第一個目標開始,以同樣的速度衝向第二個目標。這樣,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而輕而易舉地跑完了。剛開始,我並不懂這個道理,我把目標定在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跑到十幾公裏就已經疲憊不堪,並且被前麵剩下的那段遙遠路程嚇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