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縱橫職場攻心術(3)(3 / 3)

在談判桌上,如果對方使用模糊語言,首先要強調的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要想當然。然後,再對對方的話做具體的分析,看他的話可以進行怎樣的理解。如果你發現某種解釋可能會對你方不利,就應當問明,並提出反對的意見。如果你發現某種解釋對你是有利的,你也有必要讓對方確認,並換一種更明確的說法,千萬不能貪圖一時利益,而忽視了可能的不利,陶醉於"有利的解釋"中,說不定就正掉進對方為你掘好的陷阱。

談判要打好心理戰

談判是一種心理戰,因此要講求攻心技巧。在談判中,能夠識透他人意圖,才能攻其不備,達到說服使人心悅誠服,談判和睦融洽。

談判中,如果不滿足對方提出的條件,不可直接拒絕,應該采用委婉一點,技巧一點的心理暗示拒絕法。

1.掩耳盜鈴法

有些話不好意思說出來,不妨當麵裝做自言自語說出心中所想,那麼,對方便會知趣而退。在自言自語中,的那個詩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將內心想法暴露無遺。所以會談時,有意識地運用這種方法,可將自己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的話間接表達出來。

2.適當轉移

在談判中,對方要價太高,自己無法滿足對方的條件時,可移花接木或委婉地設計雙方無法跨越的障礙,既表達了自己拒絕的理由。又能得到對方的諒解。如"很抱歉,這個超出我們的承受能力。"這就暗示對方所提的要求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從而促使對方妥協。這種拒絕法也可運用一些社會局限如法律法規、約定俗成的社會慣例等無法變通的客觀限製。

3.主觀承認,客觀否決

承認對方,是一種禮儀,在承認之後,一句"但是",便可扭轉話題,接著提出自己的客觀立場。用"我真想幫你,但是……"這種巧妙的回答,既可以將意思明確表達,又能體現出說話的藝術。從心理上來說,與其拒絕別人的要求,倒不如試試用別的方法說明自己的意圖,這在交往中可能會起到絕佳的效果。

談判是雙方利益的角逐,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因此,限於談判僵局時,要善於用心理技巧扭轉局勢,切不可雙方爭得臉紅脖子粗,使談判陷入絕境。

在談判中,適時沉默就是一種極明智的行為。

過去,心理學家常常認為,我們應該把自己的事情講出來,告訴別人,但現在人們逐漸發現: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有時更需要忍耐和沉默。你必須認識到沉默與精心選擇的詞具有同樣的表現力,甚至沉默會產生更完美的和諧,更強烈的效果。

在日常交往中,沉默往往會給我們帶來益處。在某些場合,沉默不語可以避免失言。許多人在缺乏自信或極力表現得禮貌時,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不恰當的話給自己帶來麻煩。

正確的交流由兩個方麵構成,即被人關注,又關注別人。安靜、專心地傾聽會產生強大的魔力,使談話者更加心平氣和、呼吸舒暢,連麵部和肩部都放鬆下來。反過來,談話者會對聽眾表現得更加溫和。

當你發怒、焦慮或自己想大發雷霆時,請你喝上一杯水或是握著自己的雙手,然後露出你的微笑。這種簡單的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控製住情感。

沉默是一種無聲的武器。恰當地運用沉默,往往令對方招架不住,自亂陣腳,從而露出廬山真麵目。當然,沉默不能濫用,如果雙方在談判時都采用沉默來對抗,那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不知道要拖延到什麼時候了。比如,那些老謀深算、富有談判經驗的人,會一下子窺探出對方沉默的用意,從而不露聲色,令對方失望。因此,隻有對那些急於求成或談判經驗稍遜的人運用此法,方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