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豐收(1 / 2)

縣尊與縣尉、主薄等人一起去了李家的地頭,看過結實累累的二季稻,都覺得很高興,路途中,有人想著如今李其海與縣尊也算有親,便建議在此次收稻後給李其海複原職。

縣尊搖頭而笑:“讓他還是先種種地吧。”開玩笑,義女傳來消息,說明年能讓地裏收成漲三倍,這種大功,便是有一線希望也不能放棄,何況,有二季稻成果在前,這個消息就真實了許多,別說作物收成漲三倍,便是三成,亦是喜事,若真漲了三倍,而種植經驗又可推廣的話,天下百姓如何?朝上諸位相公如何?天子如何?……

光是想想,便是縣尊素來淡泊的心境都要搖上幾搖的。

臨別時,縣尊對李其海道:“好好種地,有功之人,本縣不會忘記。”

看著縣中眾人遠去,李其海撓了撓頭,這是怎麼說的?

“爹,義父的意思是說看到確實的收成以後再議功吧。”

李其海一拍額頭,沒錯,如今還隻是長在地裏,此時嘉獎,確實過早。

於是,李其海雙手一背,看媳婦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地裏稻子成熟時,縣衙中諸人都來了,更找了許多幫工來幫忙,於是,半天時間,李家二百畝地的稻穀全都被收割完畢,於是又組織現場摔打出來。

此時脫穀自是沒有現代的脫穀機,脫穀全靠人力。就在田間地頭,集結了幾十具巨大的木製方形拌桶,男人們圍著拌桶,各據一側,一手扶桶,一手箍緊沉甸甸緊束的禾把,高舉過頭,略側腰,“呼呼”的揮舞聲裏,手中的禾把狠狠地打在拌桶內壁,將拌桶打得“嘣嘣”直響,穀粒亦隨之“漱漱”落進桶裏;男人們你揚我落、此起彼伏,一抬拌桶邊便似圍了一條長龍,不停滾動的飛舞,隨著人們不停頓的摔打,桶中穀堆漸漸堆積升高。

到了黃昏,所有的收成都被統計出來,二百畝地,共收稻穀一百六十石,每畝畝產八鬥。

跟在縣尊身邊的李花兒一通換算後傻眼了,才這麼點,畝產一百斤!!如今的畝產也太低了!

縣尊聽了回報,臉上露出了笑容:“還不錯!”

不錯?李花兒用看昏官的眼神看著自家義父,“怎麼著,也應該……”話說到一半,李花兒頓住了,上一世,也是改變種植方法後,畝產才達到三百多斤的,所以,如今這收成,一直就是大家都心裏有數的收成?!

“花兒,怎麼?”縣尊低頭問自家義女。

李花兒咬了咬唇,離得縣尊更近,低語道:“義父,明年,肯定能增產,到時畝產二十四鬥,嘿嘿……”

縣尊唇角彎了彎,而後趕緊正了正神情:“義父也盼著有真有那般奇跡。”

李花兒笑得像隻小狐狸:“義父,此前,元禾再發新芽,多收一季稻的事兒,您也沒想到吧。”

縣尊一頓,複一樂:“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義父盼著那一天。”

收割、脫粒、曬幹而後入倉,一番忙亂,李家人都累得歇了好幾天,這些日子,連李守道也沒閑著,當日跟著縣中諸人去了自家地裏,後來又聽了縣尊等人的評講,而後,他想幫著家裏再幹些活,卻被李石氏連同李花兒轟進了書房,坐在靜謐舒適的書房,李守道想起這些日子家人頭上滴滴落下的汗珠,眼眶濕了……狠狠一咬牙,他若不讀出個子午卯酉來,他就枉為人子。

忙完秋收,有幾日休整的時間,在李花兒的一力主張、李石氏的堅定支持下,李家在自家田裏打了幾眼深井。這,是防著明年的春旱。川蜀盆地春溫回升早於東部兩亞區,秋溫下降快,第二年也易遭受春旱襲擊,春耕時人畜用水緊張,因此,於蓄水上要格外用心。

秋收之後,是冬種,李花兒找了許多法子肥地,李家的地便沒有休耕,因為拿著李守道做幌子,李其海隻當這些肥地的方法、種植的經驗皆是前人曾經用過且被證明的效的,便也聽子李花兒安排,下了大力氣侍弄那二百畝地,待一切準備停當,便是播冬小麥了。

將準備的資料都硬塞進了李其海的腦子裏,地裏的事兒李花兒便都交給了自家爹爹去操心,她現在不過八歲,總不能讓她去幹那些農活吧。

日子在照顧自家親娘的孕期安排、看顧山上雞群的生活中一日一日流逝,因為有小舅石方智夫妻的幫忙,李家生活一切如常,過年時,他們回去住了半個多月,後來,又很快來了縣城。如今李家的攤子雖鋪得不是太大,但是,家裏小小的,孕的孕,實在讓人無法放心,於是,外祖家快速將夫妻二人打包送走了。至於小舅媽想孩子,娘說了,隔一段時間就回去把孩子接到縣中來住住,如今也不差那點路費不是,小舅媽便真正安下了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