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26章 德川秀忠的回禮(1 / 2)

談判中,明國提出的條件,基本上都同商業貿易有關,而幕府提出的,更多的是抬高日本政治地位上的要求。簡單的說來,大禦所希望自己同明國皇帝是一個平等的存在。

但是盧九德隨即提出大明皇帝同日本天皇才是地位對等,位於天皇之下的幕府將軍是無法同大明皇帝相對等的,除非幕府將軍廢除現任天皇,自稱天皇才行。

盧九德對於天皇同幕府將軍之間關係的了解,讓井上正找不出理由來反駁,德川秀忠也不可能為了一點虛名,去動搖德川幕府統治日本的根基。

雙方陷入僵局之時,盧九德提出了一個建議,在雙方的國書上,把大明皇帝的稱號改成大明天下兵馬都元帥,這個洪武皇帝登基之前的軍職。如此一來,雙方在地位上就對等了。

德川秀忠很快同意了這個變通的方式,當然井上正隨即在談判中暗示,在兩國國書上,要出現大禦所的名字,且要在現任幕府將軍之前,盧九德對此毫無異議。

明國的使團、彼得.納茨還有大禦所德川秀忠,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就有了這一場慶祝的宴會。唯有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感覺自己被明國打了一記耳光,落落寡歡的坐在一邊。

僅僅是宴會上短短的聊天時間內,在皇宮內慣於揣摩人心盧九德,已經熟悉了德川秀忠的性格,並且獲得了這位苦悶的大禦所的好感。

聽著盧九德描述了北京風物之後,德川秀忠露出了心向往之的神情,他不由突發奇想的說道:“不如此次出使明國,就由我來作為日本的使者吧。”

“主公。”

“父親。”

德川秀忠邊上的臣下和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頓時出聲阻止了他。

德川秀忠立刻坐直了身體,沉下臉對著臣下和兒子說道:“我不過是同明國的使者說笑,你們何必如此緊張…”

看到宴會上原本輕鬆的氣氛突然緊張了起來,盧九德不由出聲打岔道:“其實本使還帶了些禮物要送給大禦所和將軍殿下,不知道大禦所是否願意一見?”

德川秀忠的臉色頓時和緩了下來,微笑著說道:“想來貴使帶來的明國名物,一定能讓敝國之人大開眼界。”

盧九德微笑不語,很快一群仆役就帶著色彩斑斕的錦緞百匹,十套上等瓷器,還有一套景泰藍餐具捧了進來。

花紋圖案繁複,精美華貴的景泰藍餐具,頓時吸引住了廳內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連許心素都目不轉睛的注視著。

景泰藍工藝成熟於景泰、成化年間,一向都是明國皇帝禦用之物,一向很少流出宮外,特別是像這種整套的景泰藍餐具就更少見了。

盧九德對著大禦所介紹道:“宮內景泰藍器物一向以景泰、成化年間為佳品,但是景泰藍餐具卻不多,吾皇親自挑選了這套餐具作為禮物,以表示大明對於日本的友誼。”

大禦所先是喜不自禁,但又有些遺憾的說道:“可惜隻得一套,如此寶物讓我如何能夠獨享呢?”

盧九德頓時笑著說道:“其實大禦所想要也簡單,景泰藍需要上好的銅料作為製作材料,但是我大明現在缺乏銅料。原本吾皇想要從日本進口銅料恢複景泰藍的製造,命我前來日本時采購一些回去。

可是沒想到,貴國商人說幕府下了禁銅令,禁止日本的銅料對外販賣。若是大禦所能夠行個方便,吾皇必定願意替大禦所再製作一套同樣的景泰藍餐具,作為謝禮。”

德川秀忠有些猶豫,幕府下達禁銅令的目的,是為了鑄造寬永銅錢積攢原料。這是為了統一國內的錢法,廢止明國的銅錢及市麵上流通的私鑄錢。

嚴格來說,主要還是進一步打擊各藩的財政,作廢各藩手中的銅錢,加強幕府對於國內經濟上的控製,這是關係到幕府長治久安的國策。

從一國一城令,到允許中國船隻到日本各地進行自由貿易,再加上鑄造寬永新錢,這是德川秀忠一連串的削弱外藩大名的計劃。

當然對於那些隻會誇耀武勇的武士們來說,是無法欣賞得了德川秀忠這種傑出的政治經濟手段的。他們隻會畏懼於織田魔王,豐臣猴子,和號稱神龜的權現殿,在戰場上的豐功偉績。

而這也是德川秀忠最為鬱悶的地方,他在悄無聲息中鞏固了幕府權威,讓日本各地桀驁不訓的大名們,失去了反抗幕府的力量,但是卻沒有一個明白人為自己喝彩,實在是寂寞啊。

如果不是明國皇帝送上門來的和平條約,也許他的一生連個亮點都找不出來,這未免也太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