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祠堂,在中原人沒有來到嶺南之前,它就是鳳凰城中嶺南苗家人最敬重的一處祭祀天地的地方,裏麵住的是苗家的苗王和大祭司。它在嶺南人心中的分量和中原人的宗廟祠堂差不多。都是聖神而不可侵犯的,每年嶺南苗家有許多重要的節日,來自四麵八方各個苗寨的苗家人都會齊聚在此歡慶盛會。屆時,在苗王的率領下,請出裏麵的祭司占卜求卦,祈求上蒼保佑。
南詔祠堂的前麵,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可以容下數千人之多,廣場後方,就是苗王所住的苗王宮,宏偉的苗王宮後,就是苗家大祭司住的南詔祠堂。外人都叫這裏南詔祠堂,但卻是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廣場前麵的苗王宮,和後方的南詔祠堂。
苗王宮的規模很大,巨大牛頭骨掛在苗王宮三個字上麵,這在嶺南苗家房屋隨處可見的一幕,聽麻衣老爹說,那是象征著某種神秘的力量在保佑。
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苗家男女相聚在一起,讓來自各個苗寨原本並不認識的男女,難得有機會碰麵,遇見類似趕秋節這樣的盛會,自然是聯絡感情相互傾心的好時機。所以在趕秋節還沒開始之前,就已經有男女開始純樸的山歌對唱,讓苗王宮前一派歡騰。
苗族的盛會大多目的無非是讓族內青年男女相會有緣的結成夫妻,這是他們苗家人傳承了千百年的傳統。所以,每次盛會,每個苗家的無論男子還是女子,都打扮的漂漂亮亮,從四麵八方趕來,喜迎盛會。
在楊玄感那句“南詔祠堂到了”話後,孟星河一下子警覺起來。他抬眼望了望前方,隻覺得如此熱鬧的場麵當真是壯觀,眼見前麵的苗家女子,個個像一隻隻喜鵲一樣,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要麼嗬嗬說笑,要麼時不時傳來動聽的歌聲。就像生活在陶公筆下的桃源人民。他微微一歎,卻瞧見前方已經有一對掛著苗家腰刀的衛士走來。
“楊將軍,趕秋節盛會快開始了,苗王大人讓我等前來請你前去主持大會。”為首一個黑壯男子帶著身後十多個黑壯的苗家漢子恭敬說道。已經替楊玄感讓出一條路來。
“你們苗王呢?”楊玄感語氣頗大。言語中,好像迎接他的本是苗王而不是這群小嘍囉。
士兵立刻察覺事情不妙,如實道:“苗王被大祭司請到南詔祠堂中去了。”
聞言,楊玄感的心情稍稍舒服不少。“既然苗王有事,那就請爾等帶路吧。”
“遵命。”回答者異常堅決。
孟星河在旁邊看的真真切切,看樣子,在嶺南,楊玄感的地位當真不可撼動,連苗王都不給一分麵子。
楊玄感在嶺南已經有二十多年,每年都會參加嶺南苗家許多盛會,他才從廣場外走進來,場中就安靜不少,許多人都認得他這個嶺南的閥主,隻是對他身邊,突然多了個穿著苗家低等衣裝的小咪多好奇,尋思此人是誰,怎麼會有資格和楊將軍走在一起。
苗王宮前,有一個用木樁搭建的高台,高台上,有一根約莫數丈高的木柱。從木柱的頂端拉起一條條彩條斜飛下來,像一把撐開的花油傘,這些彙集在木柱頂端眾多彩帶的接頭上,掛著一個大大的彩球。它就是今天趕秋節廣場上眾多苗家男子個個都想爭奪的彩球。誰能奪下這個彩球,就能成為嶺南苗族中最優秀的男子。在不重視身家背景,隻有適者生存的嶺南,一個最出色的男子,當然會贏得許多女子的青睞。
楊玄感來到高台中間位置,下麵人頭湧動,不下幾千人的場麵,的確比較壯觀。苗王去了祭司那裏,不知道交談什麼,等了許久都沒出來。苗王不來,楊玄感也不能擅作主張開始搶彩球的活動,隻能靜靜站著,麵對高台下眾嶺南的苗人,他嗬嗬笑了聲,恰好孟星河也站在他身邊,楊玄感感慨,道:“你說,君臨天下,是不是就是這種感覺?俯仰蒼生,人為芻狗?難怪誰都想坐龍椅,這種感覺,真的比站在長安城牆上,看城外錦繡山河更讓人胸懷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