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永遠不和別人作無謂的爭論?(2 / 2)

。

楊格博士是一位詩人。有一天,他和幾位貴婦人乘坐遊艇,泛舟泰晤士河上。他吹

著長笛,盡量逗那些貴婦開心。這時,遊艇後不太遠的地方,有一艘被軍官們占用的船。楊

格看到那艘船靠近之後就不再吹笛子了。於是船中的軍官就問他為什麼停下來不吹了。

“很簡單,我把長笛放在口袋裏,正如我把它從口袋裏拿出來同樣的理由——都是為了使自

己高興。”博士回答說。

那位軍官怒氣衝衝地威脅說,要是他不立刻把他的長笛再掏出來吹,就把他扔進河裏

。博士怕嚇著那些貴婦人,隻能忍下一口氣接著吹起來。隻要對方的船還在河上,他就隻

能一個勁兒地吹。

傍晚時分,他看到那個曾經對他粗暴無禮的軍官正獨自一個人在一個偏僻的地方走著,便

朝那軍官走去,冷冰冰地對他說:

“今天,我是為了避免引起我的同伴和你的同伴煩惱,才服從你那傲慢的命令。現在為了使

你相信我與你一樣有勇氣,明天一早,就在此地,希望你能來,我們就幹一場。”

第二天早晨,這兩個決鬥者在約好的時間裏,在指定的地方碰麵了。軍官正準備走向決鬥的

位置,就在那個時候,詩人卻舉槍瞄準了他。

“幹什麼!”軍官說,“你想暗殺我嗎?”

“當然不是。”楊格說,“不過,你得為我跳一支舞,否則你將成為一個死人。”

詩人顯得是如此暴怒,如此堅決,軍官隻好屈服了。

當他跳完舞的時候,楊格說:

“昨天,你違背我的意願,逼著我吹長笛。今天,我違背你的意願,強迫你跳舞。現在,我

們兩人的事兒都以遊樂的方式了結了。”說完看也不看軍官就走了,軍官默然了。

卡耐基曾經說:“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還是輸了。

”在爭論中,並不產生勝者,所有人在爭論中都隻能充當失敗者,無論他(她)願意與否。因

為,十之八九,爭論的結果都隻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絕對正確;或者,即使你意識到

己的錯誤,卻也絕不會在對手跟前俯首認輸。在這裏,心服與口服沒法達到應有的統一,人

的固執性,將雙方越拉越遠,一直到爭論結束,雙方的立場已不再是開始時的並列,一場毫

無必要的爭論造成了雙方可怕的對立。所以,天底下隻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

避免爭論。

一句箴言:好爭好鬥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不如采取一種靈活而又使對方心服口

服的方式解

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