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敏感害了你63(2 / 2)

因此,我們要勸慰自己,放下人生之中的一些包袱。我們沒有必要將事事都看得那麼重要,也沒有必要讓自己深陷其中。因為看得越重反而越容易失去,而失去之後的痛苦更是摧心剖肝。

放下人生中無謂的包袱,需要我們以積極與豁達的胸懷應對生活。現代詩人、散文家徐誌摩先生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就是一種處世情懷。作為出家人,布袋和尚四海為家,隻背著一隻化緣用的布袋。這隻布袋,他走到哪裏,帶到哪裏,從不離身。“行也布袋,坐也布袋。”反映出他胸懷豁達、坦然自若,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安貧樂道的生活狀態,因此他活得十分快樂。其實,一個人活在世上,隻要清心寡欲、安守自心,就能知足常樂,瀟灑自在。而同時,放下無謂的包袱也需要我們擁有一份知足常樂的心態。

人有生老病死,有七情六欲,少不了與憤怒、悲傷、痛苦打交道,是牢牢記住這些情緒呢?還是及時釋然呢?這就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態。有些東西失去就失去了,何必太過糾結呢?失去了日子照樣過,離了它地球同樣還是會轉。

有人總結出,人生有兩樣最重要的事:一是懂得儲糧,隨時去儲備人生智慧的糧食,為人生之旅做準備;二是懂得放手,隨時放下人生無謂的包袱,並隨時轉進不同的人生之旅,而且可以享受當下的人生光景,不要為一件事一個人而負累終生。

儲糧即開始一段旅程之前所做的準備。有健康的身體,以適應不同的環境;有生活的常識,以自理生活起居;有足夠的知識,以了解旅程中的風土人情;要有必要的專業知識,以提供服務賺取自己旅途上的花費。

懂得儲糧還不夠,我們還要懂得放下。生活中總有些不如意的事,不開心的經曆,各種各樣的欲望,永不能滿足的需求。它們讓我們失去興致去欣賞眼前的風景,故此,不重要的事,不值得掛心的事,與人無謂的爭執,過眼雲煙的名利……都要學會放下,我們的身心用來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人生才會充實和愜意。

所以,一個智慧的人也一定是一個懂得看淡一切的人。而一個能夠看淡一切得失的人,就如同範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將得到內心的平靜和心靈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