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無視無關痛癢的小事,才能專注心力成就大事· ·· · 為自己而活,不要盲目取悅他人
有個名叫《地球上的星星》的電影,電影主題很特別,但似乎又那麼的普通。導演通過鏡頭,向人們講述了一個有讀書、寫字障礙的小男孩從被父母放棄而送到特殊學校學習,再到被一位獨具匠心的美術老師所改變的故事。它讓人們深深地明白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
也許我們偶爾也會在和朋友開玩笑時說到“我是獨一無二的”。或許,這隻是我們口頭上的一句小小玩笑話。但有幾個人真真的去理解了這句話呢?假設你是一個學生,住在一個宿舍裏,其他室友都在忙作業、忙學校所任職務的工作抑或其他我們看似必須做的事情的時候,而你卻在做著一些別人看似很無聊、沒有實際價值的事情。你是否真的認為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呢?也許你隻是在為男朋友準備一份禮物;也許你隻是在裝飾著自己的書桌;也許你隻是在安靜地看著一部電影;抑或你隻是在無聊的發呆……此時此刻,你是看到室友的忙碌而不安呢?還是以一種平淡的心態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必去看別人的影子,而是學會去過自己的生活,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別人而活。
湘妮是國際知名唱片公司力捧的一線創作型歌手,因為剛加入演藝圈,為不辜負自己和公司的厚望,總是全力以赴,但在發行首張唱片之後,才發現壓力排山倒海地朝她席卷而來。
為了達成一年錄製兩張唱片的目標,宣傳期時,她白天跑通告,晚上就進錄音室錄歌,回家後,又利用淩晨時分投入寫曲創作,日複一日消耗身心的工作。再加上對歌迷和媒體評論的過度憂慮,這樣龐大的工作量讓她幾近崩潰,但這種不負眾望的壓力又無處排解。在出道兩年多後,她罹患了嚴重的憂鬱症,不得不暫時離開歌壇。
在長達四年的休息中,湘妮去從事各種自己喜愛的事情,重新找回過往那個樂於創作的自己。
她說:“以前我很在意大家看待我的改變,現在我則是用自己的腳步來看待外界的變化。雖然現在的我似乎變老了一些,但是,這就是時間送給我的禮物。這份成熟的禮物,讓我學會不用費勁去證明自己,隻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跟著自己的步伐去生活,才不會迷失原來理想的人生方向。”
因為心態的轉變和放下,湘妮最近複出了。在工作上,她與唱片公司達成了共識,不需要為了爭取媒體的曝光,配合炒作與唱片內容無關的新聞。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唱歌,回歸自我,這才是湘妮最想要的工作與生活。
在複出的記者會上,她告訴大家:“我不是焦點,也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我複出隻為了繼續做自己最愛的音樂。”
回歸自我,拋開了外界的包袱,現在更真實的她,反而更受到歌迷的擁戴。
一個人如果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取悅別人,卻忘了真正的自己,每天如履薄冰地生活,那麼逐漸積壓的壓力就像顆定時的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為自己而活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要處處在意他人的看法。
所以,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一生。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困難。
首先,重新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是因為我們總是在迎合別人的要求,刻意地改變自己,違背內心真實的想法,甚至還佯裝表麵的幸福,因此我們的心才會越來越不快樂。
我們應當按照自己的真實感受去追求事物,不要把他人的喜好當成是自己的喜好。我們應該讓他人了解到,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我真正熱愛的生活,讓他們看見我們原本的樣子,而不是被打磨過的樣子。這樣,懂我們的人也一定尊重我們的選擇。
其次,要身體力行,具體實踐。
我們常常把夢想藏著掖著,不讓別人看到。但實際上,這些藏著掖著的夢想往往會死在萌芽狀態之中。因為很多人都無法踏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如果我們隻是“想”,而不去“做”,就算有機會也會與你擦肩而過,所以一定要“去做”。
當我們踏出第一步之後,才能繼續向目標前進。盡管很多事情無法一蹴而就,但隻要我們走出第一步就能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很多人沒有為自己而活正是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踏出過這一步。生活不必太計較,人生何必太強求
鄭板橋有一句名言叫“難得糊塗”,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太過較真的人,遲早要碰一鼻子灰。生活就是如此,我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們能左右自己的心情,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心轉即能逢春,凡事不斤斤計較、任性強扭,我們自然會擁有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