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跟女人本不是同一個星球
我們每個人從小都知道“男女有別”的概念。的確,我們帶著性別出生,逐漸長大,從外部形態、第二性征乃至著裝打扮、行為模式,全都在強化這種觀念。然而奇怪的是,一旦涉及到“男歡女愛”、“談婚論嫁”這些問題,我們都習慣性地強調彼此之間的共同點,而忽略了男女之間的差異性。這大概是兩性戰爭總是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即便結婚之後,如今的婚外戀、離婚率也是高居不下。
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天起,男人和女人相互之間就存在著差異。剛出生的小男嬰和小女嬰存在著生理意義的性別差異。隨著成長,心理差異慢慢表現出來,最初以性別偏好為形式。從兩歲左右開始,男女兒童開始表現出對玩具和遊戲種類的不同偏好;到了四歲左右,表現得更為明顯和穩定。例如:男孩大多愛好運動類遊戲和汽車、建築材料等玩具,女孩則喜歡過家家之類的遊戲以及與之相關的玩具;四至六歲,是兒童開始表現出性別定型行為的時期。研究表明,男女心理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是不完全一致的。概括地說,出生到青春發育期這一段時間,女孩的心理發展比男孩的要超前;而從青春發育期開始,男女心理發展狀況總體趨平,當然,性別特征和性別差異逐漸表現得更為明顯。
男女言語心理有差異。運用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語言存在著性別差異。據研究,男性言語的一般特點是:有力、敢說敢做、直來直去、氣粗聲大、傲慢自負、盛氣淩人、使用咒語俚語;女性言語的一般特點是:友好、彬彬有禮、熱情洋溢、柔聲輕語、字斟句酌、情意綿綿、嘮叨不斷、多於細節,有時莫名其妙令人不得要領。難怪英國著名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曾經這樣說:“女性是嫵媚動人的,她們可能從來不想說什麼,但是一旦說起來,她們卻足以使人銷魂蕩魄。”
男女在感官方麵不相上下,例如在觸覺、嗅覺和痛覺的靈敏性方麵。但對聲音的辨別、定位及顏色色調的知覺上,女性明顯優於男性,而男性在視覺上則比女性靈敏。
男女認知心理有較大差異。據研究,一般從八九歲開始,男孩在看圖計算、走迷宮等空間知覺能力方麵,無論速度還是精確性,開始比女孩表現出明顯的優勢。
記憶方麵,男性的理解記憶、長時記憶優於女性;女性的機械記憶、短時記憶優於男性。
思維方麵,男女發展速度及水平隨年齡階段不同,但總體發展趨於平衡。在學齡前期,女孩思維發展略優於男孩;小學到初一階段,女孩思維發展優於男孩的差異逐漸明顯;初二以後,男孩思維發展迅速趕上並超過女孩,其差異也日漸明顯——男性擅長抽象思維,女性則擅長形象思維。
男女行為心理各有別。如在交際差異上,男性較少有長期親密聯係的朋友。他們除了握手之外,似乎不再需要任何進一步的身體接觸;而女性則往往有較多的朋友,尤其是與同性朋友之間,容易長久保持較親密的聯係。對此,情感專家認為,小男孩從小就被教導要堅強、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們不敢像小女孩那樣手拉手一起上學,受了委屈互相安慰,養成親密接觸的習慣,否則就有可能會被別人說沒出息。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以至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交友態度。
在生活習慣上,男女也很不同,尤其是各有不同的壞習慣。調查顯示,男性的首位不良生活習慣是不愛吃水果,女性則是不愛運動。這些生活中的壞習慣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但改變起來不容易,因其養成非一朝一夕。
男女差異在情感心理上也非常明顯。例如:男性情感受到許多理念的抑製,不如女性情感豐富和容易動情;男子情感穩定,女性相對易變;男性易衝動,情感多停留在表麵,女性則容易深入體驗;男性感情剛勁,女性感情脆弱;男性情感粗獷,女性情感細膩;女性容易比男性焦慮;愛一個人的時候,男性往往熱情如火,女性則多溫柔體貼;女性的感情主觀色彩較重,男性則較為理性、客觀;男性對憤怒、驚恐感受強烈,女性則對悲傷、憂愁體會更深刻;女性個人情感具有彌漫性,男性情感較集中;某種情感在女性之間會迅速傳播,在男性之間則非常遲緩;女性言行感情色彩重,男性言行感情色彩輕;男性心胸較開闊,情緒問題少,女性心胸則較狹窄,情緒問題多;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表現出嫉妒、羞怯、慚愧等複合情感,卻難以自拔與超脫。
女性的疑心通常比男性重,尤其表現在對配偶的信任問題上。情感專家認為,妻子之所以經常懷疑和害怕丈夫有外遇,這是因為在她們心目中,男人天生“壞”,總想逃避家庭的責任,不把自己作為丈夫與父親的身份當一回事。一想到把終身托付給“壞”男人時,她們就會不寒而栗、倍加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