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們通常認為,相比女性,男性更喜歡信口開河、誇誇其談。可大多數情感專家卻不這麼認為。他們的結論是,因為女性體力天生比男性弱,所以她們更擅長遮瞞、撒小謊、耍欺騙、找借口等花樣,這不得不靠小計謀來彌補生存的缺陷。
男女在情感表達方式上也有明顯差異。男性在情感表達上不喜歡兜圈子,喜歡直截了當。他們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對人或事的“好”“壞”會做出明確的決斷,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不會含糊其辭;而女性的情感表達常表現出委婉、含蓄、曖昧、含糊等特點,青春期少女尤其偏好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你要讓她們對人或事給出一個“好”“壞”的評價時,往往很難得到其明確答複——遇到非常喜歡的,她可能會不說喜歡;遇到討厭的,也未必說討厭。這樣就留給她自己很大的選擇餘地。在被男性追求時,為了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讓男性更大膽、熱烈地追求自己並考驗他的真心,女性更會曖昧有加。女性常常沒有明確的目標而憑感覺來生活。其實有時候,她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人,也摸不透自己,這是女性情感表達曖昧的另一個原因。
在自主意識方麵,男性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行為目的性明確,獨立性較強;而女性很容易被別人的言行“感染”,從眾心理強。相對來說,因為不願由別人的言行來左右自己的決斷,男性不容易盲目接受別人的意見、建議或暗示性行為。他們一般先理性地思考別人的意見或建議是否正確,然後再做取舍。也正因為如此,男性在某些時候會顯得固執、武斷,易出現重大失誤。
男人走四方,女人守天堂
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古老的民族,都有著類似創世紀的傳說。有一種說法,起初上帝造人時,造出的人有兩張臉、四隻耳朵,四隻眼睛,兩個身體。這兩個身體都分別往前,掙紮著走不開,於是上帝從中劈下去,從此,分成了男人和女人。很快,上帝就發現,分開之後的這對男女又難以舍得離開彼此,相擁相抱起來,但沒多久又互相打了起來。上帝笑了,說:“看哪,這就是男人和女人,他們彼此之間既統一又對立,既和諧又矛盾,既有相互融合的一麵,又有各自獨立的一麵。”
人類是由男女兩種性別組成的。正如男人離不開女人一樣,女人也離不開男人;正如男人需要保護女人一樣,女人同樣需要了解男人。否則,相親相愛的兩個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同睡在一張大床上,即使半輩子過去了,也會出現溝通困難,誤會頻生的困境。
為什麼會這樣呢?
正如上文所說,男人和女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群落。用美國著名兩性情感作家約翰·格雷的話來說,就是“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用中國偉大的小說家曹雪芹的話來說,就是“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而現在流行的一種說法是,男人是野生的,女人是築巢的,又叫“男人走四方,女人守天堂”。
為什麼說“男人走四方”呢?
首先,作為男人,要具備較強的野外生存本領。
從生存條件惡劣的原始社會開始,男人就要終日在外奔走,捕魚狩獵,以獲取起碼的生存權;直到如今身處這個競爭激烈的商品社會也不例外,男人還得在外打拚。因此,追求財富和地位是男人首要的生存法則,這跟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總要占山為王是同樣的道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男人以事業為重”。
事業是男人的奠基石,是男人的脊梁骨。男人的事業相當於野生動物眼中的食物。對野生動物來說,獲取的食物越豐厚,自身就越強悍;對在外打拚的男人來講,事業越成功,就越有成就,異性緣也越強。因為數千年來,女性擇偶的天平總是傾向於那些擁有地位和財富的成功男人,所以逼得他們無時無刻不以事業為重。
跟女人相比,男人更有競爭意識,更具探險精神。爭權奪利、彼此爭鬥,是男性首要的人生目標——這跟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野生動物都會為爭奪食物和地盤而彼此廝殺大同小異,所以男人是野生的,天生注定行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