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暗中角力(1 / 2)

關天浩和蘇榮是黨校同學,兩人關係很鐵。關天浩是一個善於折騰,敢於折騰,且剛愎自用且獨斷專行的人。為了做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雄心勃勃地構畫了“弘揚青龍文化,讓青龍騰飛華夏”的宏偉藍圖,計劃在青龍縣城西邊的山上耗費巨資建造長達3公裏的“中華龍”。

這個看似可笑,勞民傷財的項目竟然得到了蘇榮市長的大力支持,稱關天浩是“依靠縣域特色,打造文化強縣”的帶頭人,給予這個項目很高的評價,並親自聯係國內知名專家對這個項目進行了評估。

然而這條“中華龍”隻造了一個龍頭,就已經花費了近四千萬的資金,況且青龍縣還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龍身還沒開始建造,這個項目就遭到了中央的點名批評,“焦點訪談”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到,青龍縣的青龍還沒飛出去,“瞎折騰”的壞名聲就傳遍了全國。

讓這樣一位喜歡折騰的縣委書記任雲湖市住建局局長,薑愛民當然不能同意。為盡快確定住建局局長人選,市委連續召開了好幾輪常委會,會上很有點劍拔弩張的味道。關鍵時刻,薑書記又提到了“水岸豪庭”。這可是蘇榮的軟肋,因為當時薑書記極力反對這個項目,是他動用了省裏的關係,薑書記才勉強同意的,當時他還拍著胸脯向薑書記打了保票,說出了什麼問題,我負全部責任!

薑書記在常委會上不動聲色但語氣堅定地說,這個“水岸豪庭”雖然倒下了,但後續的查處工作還沒有完。就是這樣一句輕描淡寫的話,讓蘇榮不情願地放棄自己讓關天浩接任住建局局長的主張。

但他知道,雖然在這次“水岸豪庭”事件中,他僥幸沒有翻船,但鄭爽這個手段強硬的女人做住建局局長,終究也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就像就是埋在身邊的一顆地雷,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所以他要想盡一切辦法,盡早把身邊的這顆地雷給排除了。

蘇市長是主抓城建工作的,是鄭爽的直接領導。雖然他時刻都想著找個什麼理由把鄭爽這個住建局局長給掂了,但鄭爽工作非常認真,滴水不漏,讓他無計可施。並且在日常的工作中,鄭爽對他表現得也相當尊敬。但蘇榮清楚鄭爽是薑書記的人,不和自己坐一條板凳。讓他再次領教鄭爽的強硬和加深對江風印象的,是一棵古樹。

工業園路的原規劃紅線裏,有一棵樹齡800多年的古銀杏樹,枝繁葉茂,樹高近30米,每年都能結2、3百斤銀杏果。這棵樹被附近村民當作神樹,樹身上纏滿了祈福的紅絲帶,樹下也經常香火繚繞。

市規劃局在最初的道路規劃中,為了保護這棵古樹,隻好讓工業園路在這裏繞了個彎。但這個設計遭到了蘇市長的反對,認為工業園路是代表著雲湖市形象的,不能因為一棵樹而把一條直路修成彎路,不僅看上去不氣派,彎路彎路,聽上也不好聽。規劃局沒辦法,隻好重新做了設計。按照新的設計方案,這棵銀杏樹是要被砍伐掉的。

但這個方案遭到了住建局局長鄭爽的堅決反對。她提出的方案是工業園路到這裏路麵加寬,把處在路中央的古樹用環島的方式保護起來。她的這個提意在蘇市長那裏肯定是不能通過的。蘇市長說因為這棵樹太高大了,它要是矗立在路中央的話,會給人造成一種這是一條斷頭路的錯覺。這個“斷頭”比“走彎路”更難聽,更不吉利。其實不管鄭爽的這個提意是否合理,蘇市長都會拒絕的,因為他要在這個事情上彰顯一下自己作為一市之長的魄力。

那麼砍伐這棵古樹的工作由誰去做呢?住建局顯然是不會去做的,蘇市長幹脆繞過鄭爽,直接叫來了林業局局長。

林業局局長聽說要他去伐掉這棵“神樹”,麵露難色,撓著腦袋說:蘇市長,按照規定,我們隻負責市區建成區以外的樹木管理,這棵古樹的管理單位應該是住建局的園林處啊。

蘇市長對他的回答很不滿意,揚手把他轟了出去,又直接召見了園林處處長。園林處處長說蘇市長,我回去馬上向鄭局長彙報,爭取盡快解決!

蘇市長怒氣衝衝地說怎麼,我沒有你們鄭局長官大?你可以不聽我的聽你們鄭局長的?說著砰地一拍桌子,吼道:我命令你,三天之內把這棵爛樹給我放倒了,否則你這個處長立馬回家賣紅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