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同居一室(2 / 2)

尹紅妹說,我呀,被你的呼嚕害慘了,翻來覆去睡不著,天快亮的時候才迷糊了一會。

尹紅妹說著,進了洗手間,不到五分鍾就出來了。急匆匆地收拾東西,說江書記,我們抓緊時間趕回去,上午要開個班子會研究一下集資修路問題。再過兩周“村村通”督查組就要下來檢查了,我們槐河到現在連修路款都沒湊齊,如果不趕緊解決資金問題,肯定會挨批評的。這是你到槐河接手的第一個大任務,我之所以把這個棘手的事情交給你,是因為看中了你的能力,我希望你能多操點心,多想辦法,不要讓我失望。

尹紅妹說的是實話,但江風聽起來卻覺得有點不大舒服。不大舒服的原因,是因為他覺得此刻的尹紅妹又變成了那個有著權力欲望的尹紅妹,對他說話已經不自覺地帶著上級對下級的口吻了。心想如果剛才那會自己野蠻地上了她,她還會用這樣的口氣和自己說話嗎?

上午的班子會進行得比較沉悶。副鄉長侯書文雖然不再負責修路,但前期工作是他做的,所以還是由他來彙報。根據預算,如果槐河鄉所轄的七個村,三十九個村民組全部通上水泥路的話,資金缺口還有200萬元左右。侯鄉長曾經為了湊齊這200萬,采取強行攤派的辦法,扣留了農民的糧食直補款,並因此受到了處分。這會說起錢來,滿肚子的委屈,說修路是為了群眾,群眾是最大受益著,他們不拿錢誰拿錢?鄉財政窮的叮當響,我們也不會屙錢啊。

副鄉長何清生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說羊毛出在羊身上,還得說服群眾,走群眾集資的路。農民嗎,把錢看得重,總認為政府為他們修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想走好路又不想做貢獻,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鄉長高洪聽著大家的議論,皺著眉頭,默不作聲。眼看會議開了兩個多小時,仍然毫無結果,高洪清了清嗓子,說大家先不要議論了,我有個辦法。

一聽說鄉長有辦法,鬧哄哄的會議室一下子靜了下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高洪,想知道他有什麼錦囊妙計。高洪端了端鄉長的架子,問身旁的侯書文:侯鄉長,“村村通”公路規劃的是多寬?

侯書文說,淨路麵4米。高洪點點頭,對江風說,江書記,你組織人算一下,如果路修成3米8,看看這個資金缺口能不能補上。

高洪此言一出,會議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麵麵相覷,不相信堂堂高鄉長竟然會說出這麼損,這麼壞良心的一個辦法。高洪看大家默不作聲,環視一周,提高聲音說,你們這樣看著我幹嘛?能從我身上看出錢來?我知道你們心裏在想這招太損,但不損我們的工作怎麼開展?同誌們啊,幹工作要先講究一個“巧”字,然後才是“能”,最後是“會”。眼看著沒有資金,工作推不動,我們怎麼辦,坐等著督察組來挨批評?你們的副鄉長副書記想不想幹,我這鄉長還沒當夠呢。按3米8的標準修,出了問題我負責!

一直不說話的尹紅妹把話接了過去,說,高鄉長為群眾辦實事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我認為,修路的標準絕對不能降低。我們不能把好事做成壞事,讓老百姓戳咱們的脊梁骨。至於這200萬如何籌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遵循這樣一個原則:我們鄉幹部帶頭集資,群眾自願集資,然後找企業或社會名流讚助……

尹紅妹話沒說完,就被高洪打斷了,他不耐煩地說,尹書記,你看看在座的班子成員這穿衣打扮,誰像是有錢人?一個月千把塊錢的工資,還要養活一家老小,誰有錢拿出來修路?

尹紅妹說,話不能這樣說。我知道同誌們都很困難,但在集資修路這個問題上,關鍵是要有個積極的態度。如果我們做幹部的不帶頭,怎麼把群眾帶動起來?至於錢多錢少,個人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鄉裏不做具體規定。

班子成員們一聽說要他們拿錢,那就像要剜掉自己身上的肉似的,都拿眼去看高洪,盼望他能說服尹書記。高洪感覺到了大家的目光支持,精神抖擻,說這樣吧,我們來個集體表決吧,同意尹書記這個方案的同誌請舉手。

沒有一個人舉手。高洪又說,同意降低公路標準的請舉手。話未說完,自己先把手舉了起來。於是又有六七個人意意思思地把手舉了起來,都不敢看尹紅妹,拿眼看地。

高洪一看,說,好,過半數了,就這麼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