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老同學劉英(1 / 2)

鄉中大門口的黑板上,還曾經出現過這樣一首打油詩:

槐河來了高鄉長,

全鄉人民遭了殃。

逼著群眾買糧種,

如狼似虎刮民黨。

如今鬧出人命案,

教師工資泡了湯。

高洪知道後,惱羞成怒,讓鄉派出所到學校把教師們的教案都收了,一個個比對筆跡。結果沒費什麼勁就查到了一個地理老師,當晚就拘留了。哪知第二天一大早,鄉中的學生都罷課了,唱著《讓我們蕩起雙槳》浩浩蕩蕩開到鄉政府,要求釋放他們的地理老師。尹紅妹還不知道這個事情,問了情況,趕緊要求派出所把人放了,在會上含蓄地批評了高洪,高洪卻是一副背抄手尿尿不扶撅兒的表情。

高洪本來就對尹紅妹霸道的工作作風不滿,總想找個機會給她點顏色瞧瞧,這次扶貧款使用所產生的分歧,進一步讓他下定了決心。他認定尹紅妹用這筆錢發放教師工資,屬於標準的挪用扶貧資金,在心裏給她記下了一筆賬。沒想到尹紅妹隨後又做出了一件讓他吐血的事情。

高洪籌建鐵礦廠,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而是為了自己發財。他認準了這是一條讓他一夜暴富的捷徑,所以要不惜代價。他心裏清楚,最近國家對非法采礦打擊的力度很大,要想把礦廠辦下去,就必須辦理開采證,取得合法手續。否則一個舉報電話就可能讓他前功盡棄。

但開采證也不是好辦的,高洪通過關係,花了不少錢,費盡周折,才有了點眉目。哪料尹紅妹出其不意地卡了他一下,不在他的土地租賃合同上簽字蓋章,說是目前處於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期間,先緩一緩再說。

這一緩,可讓高洪著慌了。前期的修路,土地平整,補償什麼的已經花費了好幾十萬,一些礦廠機械設備定金都交了,如果違約的話,這些錢等於都打了水漂。高洪急得狗過不去河了似的,額頭上的火癤子都出來好幾個,牛魔王似的,自己找尹紅妹說不下來,就從上麵找關係說情,哪知道尹紅妹存心要讓高洪知道自己的存在,根本不為之所動,就是不在用地協議上簽字蓋章。把高洪恨的,先奸後殺她的心都有。心裏說好你個尹紅妹,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會讓你好過的,不信咱走著瞧!

觀音台村分得的扶貧款是11萬元。星期一一大早,江風開車趕到村裏,組織村委成員開會,討論這筆款子的使用。有說按人頭分的,也有說留下做村務經費的。

村長梁子畢竟是大學生,腦袋瓜子靈活,提出了引導村民種植黑木耳致富的思路。黑木耳種植在縣城周邊的幾個鄉推廣的很好,技術成熟,產量高,並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外地客商慕名而來,產品供不應求。好幾個鄉以此為主打產業實現了脫貧致富。

黑木耳的栽培方式分兩種,一種是袋裝栽培,一種是段木栽培,其中段木栽培的黑木耳要比袋裝的售價高三到四倍。縣城周邊缺少林木資源,多采用袋裝種植。而觀音台鄉背山靠水,山上的林木資源極為豐富,又有取之不竭的水源,再加上環境好,空氣清新,采用段木栽培方法種植黑木耳,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梁子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江風更是幫著分析了種植黑木耳的廣泛前景,認為這是扭轉觀音台貧困麵貌的有效途徑。村委成員們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積極出謀劃策,會議一直開到中午一點也沒人叫餓。經過研究,決定從這11萬元扶貧款裏拿出一萬元,用於接濟村上的貧困戶;其餘十萬元全部用於黑木耳種植,先派出一批村民去縣城參加培訓,確保一次試種成功,然後在全村推廣。

下午,又召集各村民組組長開會,梁子在會上傳達了村委會做出的引導村民種植食用菌致富的決定,在會上確定了七名參加培訓人員,一個村民小組一個。梁子已經和縣裏的培訓學校聯係好了,要求這七個人明天就去參加培訓。

散會後,江風心情比較舒暢,有點躊躇滿誌的感覺。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觀音台有的是山是水,要想幫助村民脫貧致富,還得從這兩方麵做文章。種植食用菌是個好辦法,但在江風看來,依然是小打小鬧。他要來個大手筆,他要一鳴驚人。把觀音台建成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讓村民都發家致富,住上漂漂亮亮的樓房,才是他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