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黯淡的、蔚藍色的夜空下,有守夜的人守著城牆。有人問他:“夜裏如何?”
他回答:“早晨將到,黑夜也來。”
自然界和曆史一樣,黑夜和白日,有一定的律動。要判定是怎樣的律動還太早,摸不到頭緒,隻是夜盡總是天明。即使現在天色朦朧,可是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跡象,知道等一會兒天總會亮。
曆史上有過許多黑夜的大場麵,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便是其中之一。羅馬帝國的沒落,使世界陷入陰暗,甚至形成所謂“黑暗時代”,有幾百年之久。可是最後黎明來了,歐洲走入新的時代。
我們這時代也將開始一個新世紀,常常有許多人灰心喪膽,失去信心,在黑夜中消失。一些先哲曾說,美國人對上帝、當地政府,甚至自由企業,已經失去信心,火焰漸漸黯淡,靈性就要消滅。已經沒有什麼可談,因此種族歧見愈來愈猖獗,大家都變成軟體動物,要旁人照顧。沒有人願進教堂,一切物質至上,局麵愈來愈緊張,所以領袖人物都因目睹種種弊害,又受不了原子武器的威脅,憂患而亡,即使禱告,也全是失望的語調。我們承認這也是實情,可是是否就如此罷休了呢?盡管有許多城市包藏汙穢,有難以描述的殘酷事件,使人痛心疾首,可是就在這樣的時代中,我們相信一個比較好的世界會出現,會激起種種清新的信念,因為現在有許多人在為人群做各種事,這種服務精神的深度,為前所未有。
不僅僅是布道家告訴我們說,人生自有其意義,應該用道德與靈性的角度來看宇宙,科學家和史學家也如此主張。下麵列舉三本科學家的著作,可以作為例證:1.瑪利遜:《人類並不孤立》
2.諾鹹:《人類的命運》
3.許洛亭格:《生命是什麼》
他們所舉的事實很奇妙。我們隻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每年有許多鰻魚集中在大西洋中百慕大群島海灣中產卵,老鰻魚在產過卵後就死了,可是每條小鰻魚就像箭一樣,會逆流遊回母魚生活的河流中。終是如此,不會迷路。究竟這些小魚怎麼個遊法?身體哪一部分藏有羅盤針的設備?究竟是誰教它們航行?這都是謎!在無神論的眼光中,鰻魚實在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動物!
讀了這些書,可謂耳目一新。說明物質主義的看法已太頑固。通過史學家湯恩比一連串的曆史研究,發掘了早已消失的古代文明,你會覺得信心有了轉機,從原來嘲諷和冷漠的泥沼裏,重又活躍起來了。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我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否則就完了。”夜已盡,天將明,雖然天明時有雲迷茫,但總會天亮。在我們一生中也是如此,讓我們記住:“這一切都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