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狂風暴雨(三)(1 / 2)

很多年以後,我們可以從時任直魯聯軍參謀長兼第二軍軍長施從濱寫給愛女的信中看到青年軍在山東地區的攻勢究竟有多麼迅猛。

“愛女穀蘭,見字如麵,為父此刻在泰安前線指揮作戰中,南軍來勢凶猛,坤帥防備不及。短短三日內,南軍主力兵分三路直入魯境。該軍動作迅猛,戰鬥力極強,我軍部署在邊界的十六個巡防營近二萬官兵均未起到預警作用即被全滅。昨日為父指揮第二軍二個旅的部隊在滕州地區沿鐵路試圖遲緩該軍的前進速度,不料戰鬥僅僅進行了不足二個小時,二旅萬餘官兵就被敵軍優勢火力打的節節敗退,隨後敵軍展開戰術穿插,我軍後路被斷,進退失據,隻能兵敗投降。為父驚訝之餘已命餘部從鄒城全線撤退,為策萬全,為父先行退至泰安以避鋒芒。此外寫信於你是因為你雖然年幼卻識得書信,請轉告汝母親,坤帥已然決定放棄山東退入直隸,濟南已是不可再居之地,退往北京似乎亦不保險。為父已經派許副官帶一營人馬回濟南護送汝等前往天津租界暫避,望立刻收拾細軟,見信即走,莫做停留。。。”

事實上,當時隻有十三歲的施劍翹前腳才逃出濟南,十月十八日,僅僅七天的時間,沿著鐵路線進發的青年軍主力第十五師顧品珍部就以急行軍的速度衝進了濟南城。

顧品珍的動作震驚了交戰雙方,要知道當時的情況有多麼混亂,張宗昌為了掩護主力撤退,抽調了二個軍在泰安地區遲滯青年軍。而負責從正麵突破拿下濟南的四個師除開顧品珍外,第五師俞作柏部,第六師戴嶽部,第二十一師陶均部均還在泰安地區和直魯聯軍進行混戰。。。

而這個時候顧品珍顯然抓住了整個戰場的核心點,獨自率領第十五師官兵直接殺向濟南。

這些白崇禧震驚了還是小事,畢竟下頭的人不按自己的命令辦事發生了不止一次了。真正大吃一驚的是張宗昌,據說顧品珍的先頭部隊強行衝擊濟南城門的時候,張宗昌還在濟南城裏。不過由於敵情不明,張宗昌選擇丟下殘部掩護自己(一律火線官升三級,不死的話),其本人則在白俄騎兵的護送下逃出了濟南。而偽濟南省政府等機構就沒那麼走運了,包括張宗昌手下的十一名高級將領在內的原省政府高級官員因為撤退不及時全部被俘!這對整個直魯聯軍的士氣打擊是巨大的。

應該說張宗昌並不是一個麻痹大意的人,在七月份的時候他就命令所部官兵“繃緊最後一根弦”,“嚴防死守”。但是弦這個東西,崩得太緊太久它就斷了,所以日子一久,直魯聯軍自身的許多壞習慣就回來了,吃喝嫖賭,疏於職守的現象變得活躍起來。幸虧張宗昌在整個山東的兵力布局是頭重腳輕,大頭都是靠著直隸的,所以五十萬直魯聯軍最起碼跑掉了一半,張宗昌一邊肉痛一邊慶幸,自己勉強還算是“風韻猶存”。

這個時候還發生了一個事情,靠近青島的直魯聯軍約有三個軍,軍長分別是方永昌,王棟,許琨,由於直魯聯軍根本就沒能組織什麼有效的抵抗遲緩青年軍北進的步伐,這三個布防在山東東部地區的部隊怎麼趕也撤不回直隸了。讓他們鼓起勇氣去和青年軍拚命殺出一條血路來顯然是不可能的,原地堅守也不行,因為他們擋在日本人西進的道路上了。而且日本人已經明確表示他們要麼被繳械,要麼協同皇軍作戰,別無他法。。。

無可奈何之下,方永昌選擇了辭職,逃往天津做寓公去了。而王棟和許琨則帥這三個軍四萬人參加日軍的軍事行動,這場被人稱為“山東事變”的戰爭中第一支漢奸部隊誕生了。

為了表示懲戒,國民政府主席孫文簽發命令,凡是該部官兵一律視為叛國者,不接受投降。。。

日本山東派遣軍方麵,司令官宇恒一成在出征前覲見了天皇陛下,並且循例晉升陸軍大將。而編入山東派遣軍的三個師團長中島正武少將,鬆浦寬威中將,本莊繁中將則十分盡職的早早的就跟隨部隊趕到了山東。並且裝備最先運抵的本莊繁師團帥先出擊,首先就成功的迫降了三個支那軍,為帝國軍隊打開了向濟南挺進的大門。。。

不過現在這些顯然都是白費的,因為宇恒一成司令官抵達青島之後第一件事不是立刻著手贏得戰爭的勝利,而是在青島檢閱他麾下的十萬日軍,誰說日本沒有官僚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