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紛紛從軍(1 / 2)

長安城。

征兵處日夜爆滿,親自坐鎮的太子苻宏,已經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了。可是除了黑圓圈和偶爾露出的疲態外,苻宏一直表現的鬥誌昂揚,情緒高漲。

他沒有理由不高興。

短短三天,長安城已經有四萬人加入軍隊,裏麵有剛剛長大的年輕人,也有退伍多年的老兵,還有很多,是兄弟齊上陣,父子共從軍,氣氛不可謂不熱烈,場麵不可謂不感人。

事實上,如果不是苻宏覺得,這麼多父子,兄弟甚至祖孫三輩同時從軍,對他們的家庭太過不利因此上書苻堅,要求每個家裏不能把全部青壯年男人都派去,這一次征兵征到60000人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而且,關鍵還在於,這是征兵,並沒有額外的待遇,和拉壯丁完全不同,長安城的百姓們,表現出了對苻堅驚人的忠誠,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挺身而出,保家衛國,為了保護家園財產和女人,同鮮卑人戰鬥到底!

這些人,很多是漢人!這是苻宏最感動,也最興奮的地方。

眾所周知,哪怕在短短30年前,桓溫的大軍,還曾經打到了長安附近幾十裏的灞上,當時的父老們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可以說對偏安的晉國充滿了向往。可是短短30年後,如今關中的百姓,卻是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的支持苻堅。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百姓是現實的,客觀來說,苻堅是個出色的君主,對百姓也很寬仁,這裏的百姓,尤其是很多老人,是經曆過西晉年代的,他們最有發言權。

他們很悲哀的發現,在苻堅的統治下,自己過得似乎比那時候好!而且30年前,桓溫明明有機會光複關中,卻因為自己的緣故沒有去做,這說明,他把自己的權位和利益,看的比百姓更重要!

你不把百姓當做自己的子民,百姓當然也不會對你效忠!既然你們放棄了我們,我們也就不再對你們抱有幻想。更何況,如今的苻堅等人,說漢語,寫漢字,和漢人又有什麼區別?很多人,早就把秦帝國視為正統了。

老一輩的,心裏可能很痛苦,很糾結,如果讓他們拿起武器,和晉軍作戰,他們可能還很有壓力,還會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這一次,太子殿下征兵,為的是打敗鮮卑人,這就足以讓他們眾誌成城了。

鮮卑人,那也是漢人的血仇啊!

因此征兵令一下,長安城和周邊府縣馬上緊急動員了起來,短短數天的成果,讓苻宏信心大增!在這一刻,苻宏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力挽狂瀾!

四萬軍隊,被重新組建成羽林軍,由苻宏親自掛帥,時間緊迫,就在城內的軍營裏,苻宏迅速開始對他們進行緊張的訓練,他隻有三天時間,三天後,這支臨時招募的軍隊,配合苻堅費盡力氣從城裏擠出來的兩萬人,將會組成一支混編軍隊,將要開赴前線!

因為前線的局麵已經很緊張了!

十日前,經過反複血戰,桓衝親自上陣衝鋒,終於將上庸新城一帶全部拿下,漢水白河被打通,而上天也好像在和秦帝國作對,在給苻堅添亂,常年幹燥的冬天,居然在這一代下起了大雨!

冬天下雨而不下雪,這本來就很詭異,而且暴雨連續幾天,讓雙方都隻好回營暫避,本來秦軍還以為獲得了喘息之機,正在慶幸呢。

當時太子苻宏知道後,馬上建議苻堅迅速調兵增援西線,而苻堅也是聰明人,沒有任何猶豫就派大將李興率軍三萬增援。

但是,還是晚了。

奧妙就在於,不管冬天夏天,隻要下大雨,就一定回漲水,而趁著這幾天休戰,桓衝迅速調集了精銳的荊州水軍溯江而上,趁著漲水直接就來到了漢水上遊,時間恰好就在李興率軍半渡的時候。

這下子,李興可就倒了大黴了,小小的浮橋,怎麼擋得住水軍戰船的衝擊?親自上陣的桓玄披甲執銳,勢不可擋,沿著漢水把秦軍分割成兩段,而這個時候,桓衝也率軍趕到,專打河南的軍隊,北方的軍隊卻因為無法渡河增援,隻能眼看著,兩麵夾擊之下,先期過河的軍隊根本就不是對手,包括李興在內,全軍覆沒!

而北麵的軍隊也沒個好,大雨之下,一路泥濘,他們也跑不快,而桓衝親自率軍一路掩殺,雖然不能把他們全殲,但是也足夠讓他們損失慘重。

一戰下來,苻堅幾乎僅有的機動兵力被徹底擊潰,桓衝前鋒逼近藍田,關中大震,這也是苻宏不得不親自征兵的原因,如果再不迅速反應,恐怕桓衝來到長安,事情就無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