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利”——在朋友和利益之間找一個黃金平衡點 拿捏好利害關係,才能在生意場上交到真朋友
都說“生意場上無朋友”,這句話就像“賭場上無父子”一樣讓人覺得悲涼,事實真的如此嗎?不。因為人總是有感情的,雖然生意場上的朋友是因為利益走到一起的,但很多時候也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當然,並不是所有生意場上的朋友都能成為真朋友,那麼如何在生意場上交到真朋友呢?
首先,要有一顆誠心和真心,去接納朋友。正如在積累財富上創造了奇跡一樣,李嘉誠的人緣之佳在險惡的商場同樣創造了奇跡。有人說,李嘉誠生意場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幾乎每一個有過一麵之交的人,都會成為他的朋友。
究其原因,這都是因為他真心接納別人的緣故。用他的話說就是:壞人固然要防備,但壞人畢竟是少數,人不能因噎廢食,不能為了防備極少數壞人連朋友也拒之門外。更重要的是,為了防備壞人猜疑,算計別人,必然會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既然沒有了朋友,也失去了事業上的合作者,最終隻能落個失敗的下場。
其次,要照顧到對方利益。這是生意場上交朋友的前提和保證。有中國“猶太人”之美稱的溫州人信奉“有錢大家一起賺”的信條,不讓人賺錢的生意人,不是好生意人,也絕對不會得到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總是肯為對方考慮的。你照顧了別人的利益,實際上也就照顧了自己的利益。
做生意,都是為了賺錢,所以,事先一定要好好算計,如何使自己能獲得最大的收益。但無論怎樣算來算去,一定要算得對方也能賺錢,不能叫他虧本。算得他虧本,下次他就不敢再同你打交道了。所以生意人絕對不能精明過了頭。如果說商人的真理是賺錢,那麼精明過了頭,這個真理同樣會變成荒謬。你到處讓人家吃虧,就會到處都是你的冤家,到處打碎別人的飯碗,最後必然會把自己的飯碗也打碎。
第三,不僅要和朋友有福同享,還要有難共當。現代社會,生意人要明白“合”與“同”的關係,朋友之間最忌諱在有利可圖時是一種“同”與“合”的關係,而一旦損及自己的利益時就立馬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這是不可取的短視行為,也是沒有道德的。要交到真朋友,在危難之時就要不棄不離,共榮共存、同舟共濟渡難關。
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對他不離不棄,那麼他一定會對你心存感激,理所當然也會把你當做真朋友來對待。
第四,要講信用。在生活中,如果你總是不講信用,背信棄義,那就會遭到大家的唾棄;在生意場上,如果你不講信用,你的生意就會做絕,朋友會紛紛離你而去。
信用是一種責任和義務。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種信用沾些江湖氣;“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種信用才是雙方必須遵守的遊戲規則。其實,信用就是一種“雙贏”。任何一方,隻要求別人講信用,而自己卻把信用丟在垃圾堆裏,這是一種極端的自私。雖然你不能保證別人對你講信用,但如果你堅守信用,那麼你就會獲得朋友更多的信任。
在利益至上的生意場上,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大家隻不過是因為有了利益,才有了友誼,但是,在做生意的時候,單純為做生意而做生意效果往往不理想。要知道,真朋友是可以曆練的,何況友誼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所以,在做生意的同時,也要用心交朋友,這樣生意才會越做越紅火,人生才能越過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