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PREFACE
管理,到底管什麼?簡單一句話,管理就是“管人”和“管事”。過去我們管理企業靠“人治”,即人管人。然而人治往往缺乏民主性,決策容易失誤,人際關係容易緊張;人治過不了人情關,獎親罰疏,任人唯親是常有的事;人治無章可循,大家全憑個人想法來辦事……可見,“人治”遠不如“法治”。用製度管理公司、規範員工,才是企業“定江山”的法寶。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治理國家離不開“法”,管理企業同樣離不開“法”。對企業來說,“法”就是企業的規章製度,有了規章製度,管人管事、獎罰激勵、職位晉升才有了依據,大家該幹什麼、該怎麼幹,遇到問題該怎樣處理,才會有章可循。如此一來,管理就走向了規範化、流程化、嚴謹化、公正化。
用製度管人,按規章辦事,前提是有一套科學合理的規章製度。隻有保證規章製度科學合理,才能做到防微杜漸,把好“入關口”。那麼怎樣才能製定出科學合理的製度呢?這要求管理者多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多讓大家參與,並做到與時俱進,絕不墨守成規,避免讓陳腐的製度澆滅員工的激情。
用製度管人,按規章辦事,關鍵在於貫徹落實製度。再好的製度,如果隻是掛在嘴邊,而不去執行,或執行了但沒有落實到位,那麼製度就會成為一紙空文,管理也就成了紙上談兵。執行力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重要因素,沒有執行力,企業就沒有核心競爭力。通用電氣、IBM、微軟、戴爾、鬆下電器等企業之所以成功,與其傑出的執行能力有必然的關係。為了讓製度落實到位,管理者不僅要嚴抓執行,還需從自身做起,為員工樹立榜樣。
用製度管人,按規章辦事,還要重視檢查監督。沒有檢查和監督,你就不知道公司的規章製度落實得怎麼樣,你就不知道誰鑽了製度的空子,誰繞開了規章製度牟取私利,更不知道製度存在哪些不足。所以,檢查監督要經常化、細致化、嚴格化,做到一視同仁,杜絕敷衍了事、搞形式。同時,還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嚴”,對於有製度不遵守、有規章不遵循的行為,堅決做到“及時處理,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殺一儆百”, 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風氣,讓員工看到製度的威力。
用製度管人,按規章辦事,體現了管理的嚴格化,但並未否定管理的人性化。製度與人情並不矛盾,製度無情人有情,因為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領導者往往態度強硬,嚴明公正、不徇私情,可是這不能成為管理者對員工冷漠的借口。員工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理解和關心。因此,在用製度管人、按規章辦事的過程中,管理者要體現出對員工的尊重,多與員工溝通,多給員工以信任,從而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身為管理者,在重視用製度管人、按規章辦事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企業文化的建設,要重視人性關懷,重視打造公平、平等的企業文化氛圍。尤其是在企業無法觸及到的地方,多用企業文化來影響人、感染人、約束人,做到製度與文化相結合,製度管理與以人為本相結合,這樣企業才會保持蓬勃的戰鬥力,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